取材于壯族民間傳說的大型壯族舞劇《媽勒訪天邊》1999年上演以來,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舞劇帶來的巨大沖擊力和影響力讓人念念不忘。5年來,《媽》劇獲得了全國舞劇“荷花獎金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等國家級大獎,已成為當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舞臺藝術精品之一。今天,《媽》劇又舉步邁向中國舞臺藝術的最高峰。昨日上午,《媽》劇沖刺全國精品工程十佳劇目啟動儀式暨全體演職員復排動員大會在南寧劇場貴賓廳舉行。總導演丁偉攜全體演職人員出席了大會。南寧市委副書記封家驤出席大會并講話。 據了解,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是國家文化部和財政部于2002年起聯合設立的,是目前我國最高級別并可以獲得國家財政扶持的藝術精品評選活動。2003至2004年度全國申報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劇目共有74部,只有24部作品入圍初選劇目,大型壯族舞劇《媽勒訪天邊》名列其中。 在動員大會上,記者了解到,這次為沖刺國家藝術精品工程十佳劇目,《媽》劇將繼續保持恢宏、博大、凝重的藝術風格,從刻畫人物的情感、個性入手,豐富舞劇的舞蹈語匯,強化舞劇的戲劇高潮,用深刻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歷史感升華舞劇的主題,充分反映壯族人民生生不息、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地追求光明、追求幸福的民族精神,從而展現中華民族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偉大氣概。在表現手法上,堅持雅俗共賞與前衛美學理念的統一,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民族風格與現代手法的統一,實現整體提升《媽》劇藝術水平的目的。總導演丁偉透露,《媽》劇此次將對部分舞蹈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更具戲劇性和藝術個性,在音樂形象化、個性化方面保留原生態壯族三聲部無伴奏合唱與交響樂相結合的表現形式,使舞劇音樂風格更加鮮明,部分服裝也將重新制作,力求在視覺上既有民族特色,又更具沖擊力,舞美的修改將更符合劇情需要,力求舞美效果更加精美,更便于烘托人物情感和個性,更便于流動演出。 市委副書記封家驤在儀式上講話。他說:“這次南寧人要向國家奉獻一臺一流的精品力作,辦成一件一流的大事。要辦好這兩件‘一流’的事情,關鍵靠的是精神。”他勉勵演職人員在沖刺過程中要發揚不屈不撓、艱苦拼搏的精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充滿激情、忘我奉獻的精神,以高度的創作熱情,投入《媽》劇的創作中,在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辦好這兩件“一流”的事情,為國家爭光,為廣西添彩。 《媽》劇進入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佳劇目,使之成為中國的經典劇目,這對于提高南寧的知名度,促進南寧的文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了解,《媽》劇演職人員已于日前全部集合完畢,主創人員仍由原班人馬組成,劇中男女主角仍由青年舞蹈演員楊云濤、王亞楠扮演。其他角色則在原班演員的基礎上,補充部分有表演功底的新生力量。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里,演員們將進行緊張有序的排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評審團將于今年11月份蒞臨南寧,對《媽》劇進行評審。11月17日,《媽》劇還將在南寧市公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