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縣農民桑勝杰表演的“鋦缸挑”日前被省政府列入舞蹈類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 “鋦缸挑”舞流傳在民權,已有近千年歷史。表演者以真實的挑鋦缸工具的挑子為道具,舞姿舞步均按鋦缸匠人挑擔子的動作演變而成。清光緒年間,鋦缸匠人桑國飛給“鋦缸挑”編寫了唱詞,名叫“鋦缸歌”,由嗩吶和笙伴奏,形成了獨特的舞蹈曲目。 建國后,民間藝人桑勝杰對“鋦缸挑”的道具和舞技進一步加工提煉,扁擔由木制改為竹制,兩端的箱子小巧玲瓏,華麗別致,表演技巧吸收了雜技、現代舞和戲曲的表演藝術,使之更加新奇絕妙,更具有觀賞性。1992年,桑勝杰表演的“鋦缸挑”獲河南省第六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大賽銀牌獎。 桑勝杰得知“鋦缸挑”入選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后表示:“國家這么重視民間藝術,我要把‘鋦缸挑’跳得更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