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演前一周,票子只賣出一半;開演前10分鐘,門口的黃牛對大批而至的外籍觀眾索性將票價炒到了1000元。主辦方因前期票房慘淡而僅印制了300份說明書,在15分鐘內被搶購一空,令后來者捶胸頓足……這充滿戲劇化的情節,都屬于一個名字――貝嘉。2月22日晚,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再度向人們展示了屬于現代舞蹈的極致魅力。生命之花綻放的狂喜,如此明白地在每個舞者的臉上,即使臥床養病的大師此次不能再度分享觀眾們難得的縱情尖叫和喝彩。 22日晚,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在藝海劇院成功上演了大師貝嘉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末的三部代表作《火鳥》、《維也納,維也納,唯你孤獨》、《布列爾與芭芭拉》,宛如一幅縮影圖讓上海觀眾見識了這位20世紀最重要現代編舞大師之一,在過去40年內走過的輝煌之旅。演出前夕,文匯報記者抽空采訪了該團的主要演員。 滬籍舞者榮歸故里 《火鳥》是貝嘉經典代表作之一,也是本次演出中最令人期待的劇目,然而令記者驚訝的是,貝嘉起用了僅入團兩年的小個子年輕舞者威廉姆斯來詮釋“火鳥”的角色。不僅如此,2001年貝嘉率團訪滬時,欽點收入門下的上海年輕舞者翁士奇此番榮歸故里,擔當起了《維也納,維也納,唯你孤獨》獨舞的重要角色。翁士奇用一段技巧完美、難度極大而極具張力的波爾卡獨舞向父老鄉親展示了“貝嘉牌”榮耀。采訪中他告訴記者,貝嘉很重視培養年輕舞者,在大師的安排下,他進入了貝嘉名下的舞校學習了一年,之后就正式入團,“還不到兩年就有機會飾演主角,這是我在國內時做夢也沒想到的。” 嚴格導師風趣長者 2001年曾隨團來滬的羅斯和戴貝拉是有七八年團齡的資深主要演員,對他們而言,這個集體成員之間默契的配合是最令人興奮的。這種為一個共同理想而生的默契、信賴和嫻熟配合,讓所有舞者在舞臺上能夠迸發出巨大的力量。而貝嘉對他們而言不僅是一名嚴格的導師,更是風趣的長者。他曾經開玩笑說:“我付錢給你們每個人,就是要在舞臺上看見你們每個人的臉,看不見的話,我的錢就白花了?!报D―每位舞者的魅力都能被充分挖掘,也許正是每位舞者的臉為什么在臺上都顯得如此動人的原因吧。 相關鏈接 貝嘉 1927年,貝嘉出生在法國馬賽,19歲推出了處女作《年輕的侍從》,1960年起貝嘉以《春之祭》、《波萊羅》、《火鳥》等代表作轟動世界,逐步成為與鄧肯等現代舞大師齊名的“現代芭蕾常青樹”。其貢獻便是將現代風格融入古典芭蕾中,并注入社會議題或人道精神,形成獨樹一格的表演藝術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