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文化部開展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的申報和評審活動中,青島市推薦的膠州秧歌和茂腔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通過政府網站向全社會進行了公示。 在此次活動中,由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相關部門推薦的1315個項目參加了評審。經過激烈角逐和專家審議,膠州秧歌和茂腔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歷史淵源成功入選。 被譽為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的膠州秧歌作為膠州灣畔滋潤成長的傳統民間舞蹈藝術奇葩,據記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男剛女柔的鮮明特色和“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蹈動態,被人們稱為“三道彎”、“扭斷腰”。它通常以歡快風趣的舞蹈開始,以民風民俗小戲為主體,貫穿全場,其風格特點中蘊藏和體現了膠州特有的人文經濟風貌和膠州人的獨特性格。 而由花鼓秧歌發展、派生的茂腔隸屬于流行在山東民間的演唱形式“肘鼓子”(又稱“本肘鼓”,意思是本地流行的“肘鼓子”)系統,是在民間說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礎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劇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的“肘鼓子”聲腔系統。它以其優美的藝術唱腔曲調和濃郁的地方鄉土氣息,深得廣大群眾喜愛,被譽為“膠東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