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陣陣,裙袂飛舞,處處充滿歡聲笑語。新學期開學伊始,記者在貴定縣新鋪鄉中學看到,該校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龍鼓虎――長衫龍苗族蘆笙舞引進校園,作為重要課程。 鼓龍鼓虎――長衫龍苗族蘆笙舞是貴定縣新鋪鄉小花苗聚居地所特有的一種苗族蘆笙舞蹈,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把這一古老的藝術奇葩很好地傳承和發展下去,該縣文化部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深入其發源地新鋪鄉谷撒村進行實地考察,對地理地貌、民俗民風、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傳承意義等進行全面搜集整理,共編撰文字資料近1萬字、照片2000余張、光碟3套。結合教育實際,該縣在“長衫龍”發源地中學――新鋪中學開設了民族文化課程,把常規教育和特長教育結合起來,由該舞蹈第35代傳人蘭衡擔任老師,將“長衫龍”苗族蘆笙舞教授給在校學生。同時,縣文化部門還在苗寨中開辦成人培訓班,2008年培訓學員近1000人(次),由學員組建的百人長衫龍舞蹈隊頻繁活躍在省內外各種舞臺上。 因鼓龍鼓虎――長衫龍苗族蘆笙舞民間文藝引入校園成效顯著,該縣其他民族民間文化進入校園蔚然成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云霧苗族長鼓舞、沿山白苗歌舞、鐵廠布依竹竿舞也相繼走進了當地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