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民間舞蹈《頂碗舞》是一個集民族性、民間性、技巧性和欣賞性為一體的女子集體舞。它表現了在節日里年輕美麗的維吾爾族姑娘頭頂茶碗,載歌載舞,喜迎賓客,歡慶節日的慶典場景,抒發了維吾爾族人民熱愛生活、熱情好客的真摯情感。舞蹈開始,每人頭頂六只茶碗的姑娘邁著舒緩而端莊的舞步,用手上的頂針和小碟敲擊著節奏,繼而,姑娘逐漸加快了步伐,不停地交插變換著隊形。一幅幅流動的畫面,一群姑娘挺拔的腰身,一片不停晃動的裙擺,使氣氛愈加熱烈。一個姑娘旋轉起來,幾個姑娘旋轉起來,最后,二十幾個姑娘一起飛旋,宛若滿臺彩蝶飛舞,舞臺和觀眾同時沸騰起來。 一陣悠揚的樂聲中,一群身著大紅裙袍的維吾爾族姑娘,排著整齊的步伐,款款地、徐徐地魚貫而入。她們端莊而富有獨特民族風格的舞姿明朗而大方,美麗的臉龐上漾滿喜悅的微笑。最令人不斷稱奇叫絕的是,在那像瀑布般流瀉而下的黑色發辮之上,一疊疊高高聳立的白瓷碗穩穩地隨著姑娘的身姿飄來移去,像水中的萍,似天上的云,流動的舞姿和靜立的碗影,構成一幅美與技完美交織的動感畫卷!這就是維吾爾族女子群舞《頂碗舞》。 在舞中,充分地發揮了維吾爾族舞蹈大方熱情的舞蹈風格與氣質,把維吾爾族傳統舞蹈動作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做了符合人物表現的一些動作上的變化,因而看上去舒展大方,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雍容的華美。在舞蹈的處理上,海麗遷姆十分注重群舞的審美效應,無論是穿插還是變換,構圖上頗為干凈優美,隊形變化十分簡練概括,演員們通過這些舞蹈上的處理,表現出非常流暢而富有意味的美。 頂碗而舞,是中國許多少數民族極為喜愛并極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別是在新疆、內蒙等地區,歷經悠久歲月的磨礪而愈加受人歡迎。這類舞蹈奇就奇在技與藝的交融性上,對舞蹈演員的要求極高,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演員們不但要練就過硬的舞藝,更要具備高超的頂技,而正是這兩者完美和諧的結合與展示,帶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在中國首屆舞蹈“荷花獎”上一舉獲得金獎的維吾爾族女子群舞《頂碗舞》,新疆著名舞蹈家海麗遷姆通過創作這個舞蹈向觀眾獻上了一份美好的祝福! 維吾爾族舞蹈家海麗遷姆斯迪克,是新疆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曾受教于維吾爾族舞蹈大師康巴爾罕,她表演的維吾爾族舞蹈深受中外觀眾的喜愛。在舞中,海麗遷姆充分地發揮了維吾爾族舞蹈大方熱情的舞蹈風格與氣質,把維吾爾族傳統舞蹈動作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做了符合人物表現的一些動作上的變化,因而看上去舒展大方,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雍容的華美。在舞蹈的處理上,海麗遷姆十分注重群舞的審美效應,無論是穿插還是變換,構圖上頗為干凈優美,隊形變化十分簡練概括,演員們通過這些舞蹈上的處理,表現出非常流暢而富有意味的美。 頂碗而舞,是中國許多少數民族極為喜愛并極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別是在新疆、內蒙等地區,歷經悠久歲月的磨礪而愈加受人歡迎。這類舞蹈奇就奇在技與藝的交融性上,對舞蹈演員的要求極高,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演員們不但要練就過硬的舞藝,更要具備高超的頂技,而正是這兩者完美和諧的結合與展示,帶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