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八十年代,國標舞進入我國并在中國生根發芽。一方面,它進入了北京舞蹈學院等專業院校的大門,成為一個舞蹈學科,不斷向著專業化的方向邁進;另一方面國標舞逐漸被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在物質生活明顯提高的今天,以它特有的形式贏得了大眾的喜愛,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無論是在大學校園還是在街頭空地,處處可見人們在從事國標舞活動。國標舞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一種群眾喜愛的休閑娛樂方式。在國標舞進入中國20多年之后的今天,它已經擁有一批固定的業余愛好者。 國標舞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塑造健全人格舞蹈,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和社會性特征合理結合的產物,是人體動作的藝術。正如美國藝術理論家蘇珊朗格所說:“舞蹈是動態形象。’,舞蹈的動作是以虛擬、象征、寫意、夸張等方式處理而成的舞蹈動態,成為人類一種表達思想、情感的舉動。舞蹈動作的動與靜、長與短、伸與縮、開與閉是由各種元素組合而成的,舞蹈語匯以及舞者表情與神態的和諧運動、服裝與道具的有機配置都會成為喚起人們美好感情的工具。舞蹈動作的起伏變化蘊涵著人們情感的起伏變化。舞蹈無聲的人體節奏和音樂有聲的節奏和諧統一地表現出來,使人們在表演或是欣賞舞蹈時,受到舞蹈韻律、節奏與情感起伏規律的感染,聽覺和視覺同時受到刺激,產生抒情、聯想和想象。特別是對舞蹈人體線條美的感知,使人更加直接地體驗到舞蹈動作線條的流暢與發自內心的情感所產生的對應關系。學生在表演或欣賞舞蹈的過程中,不僅感知著舞蹈動作的形式美,同時也感知著蘊涵在美的形式里的情感內涵。 在與高校大學生的接觸中了解到,國標舞的舞蹈內容豐富,音樂形式多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活躍課堂氣氛,把國際標準舞作為大學課程的一部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接受。國際標準舞是一種很好的健身、健美運動,它能健美體形、鍛煉體魄。經常參加國標舞活動,可以對人的形體進行改造,使人的形體符合一定的健美標準:男士體格魁梧,身材勻稱,四肢細長有力,形體呈現楔形狀,寬肩腰細,顯示出一種陽剛之美;女士身材苗條,柔軟,形體富有曲線美。國標舞的鍛煉效果滿足了廣大高校學生追求體格健美、體態優美、體形勻稱的要求,因而在高校教程中極富推廣價值。 另外,國標舞是一種有氧運動,近年來大量的科學數據證實有氧運動在降低焦慮、抑郁方面有積極的調節作用。近年來大量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國標舞活動是大學生交流思想、相互溝通的良好方式。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張,課業繁重,如果高校積極組織一些校園舞會,讓不同學科、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同學在優美的國標舞舞曲中相互了解,增進友誼,不失為很好的心理教學內容。、 國標舞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喚起美好情感 學生在欣賞、模仿、表演舞蹈的過程中獲得身心愉悅,是通過舞蹈藝術的韻律、節奏、表情和構圖給人以美感而獲得的。它不僅感染著欣賞者的感情,也鼓舞著表演者的情緒。在欣賞者與表演者、表演者與表演者之間情緒的互相影響下,在優雅的韻律、強烈的節奏感中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這個過程其實是學生運用審美的眼光對舞蹈鑒別和評價的過程,這一過程可體現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化知識、性格愛好和價值觀念。同時也是學生感受新知識、新思想、新價值觀念的過程。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說:“知識的開端永遠必須來自感官。”感官的感知能力是一個人接受新知識的必備能力,任何知識的學習,都必須從感官開始,然后通過想象的媒介進入記憶的領域,使人對具體事物的探討生成理論,最后在理解領會的基礎上作出判斷。注意審美情趣,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態度,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本質上說,藝術教育應該是一種旨在提高人生命質量的教育。學生在提高藝術能力的同時,審美情趣得到提高,形成良好健康的審美態度,心理與人格得到和諧、均衡的發展,逐步形成尊重、關愛、友善、分享等品質,達到心靈的凈化和人格的健全。 國標舞是一種極具魅力的舞蹈,動聽的音樂,華麗的服飾,優美的舞姿,都使人陶醉其中。國標舞的舞蹈風格多種多樣,倫巴的柔媚,恰恰的歡快,桑巴的奔放,牛仔的熱烈……國標舞多樣的舞蹈風格使各種性格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種,在國標舞中釋放自己,得到精神的享受。 國標舞還可以培養人高雅的文化氣質。特別是國標舞中的摩登舞,與歐洲宮廷舞蹈一脈相傳。彬彬有禮、風度翩翩是其起碼的外在形象,如果更深一步探索,還會發現其中貫穿了歐洲傳統的騎士精神、紳士風度以及貴族氣派。對于男士,通過跳舞的過程,可以讓他們學會更加尊重女性,提升高尚的氣質;對于女性則可以在舞蹈過程中學習淑女風范、修身養性,對于自身內在的文化修養實在是大有裨益。 國標舞可以增進學生的信息交流,加強人際溝通能力 在今天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里,盡管人們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但舞蹈仍以其獨特的美的表現傳達著人類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為我們展現的心靈深處的情感可以引起全人類的共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與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學生可以通過舞蹈藝術這一窗口,領略到世界各國的文化,共同體驗對人類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真善美的渴求和對人生的珍重。學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和與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審美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情感,以審美的態度對待社會和生活,從而有利于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互動和團結,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 國標舞有加強人際溝通、調節心態的功能。現代都市生活繁忙而高速,人們往往會在這種生活中迷失自我,日復一日的高速工作,容易使人脾氣暴操、性格怪異,變得難以與人溝通。國標舞起源于社交舞蹈,它的雙人舞形式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簡單易學的舞步,使人們很容易就可融入其中,要求舞者之間必須要有交流與溝通,必須學會了解舞伴的想法,還必須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時方。這種訓練在優美的音樂中進行,讓人逐漸忘掉工作生活中的冷漠與隔閡。另外,當多對舞者同在一個舞池跳舞的時候,你還必須注意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不論你的舞技有多么高超,一味表現自己而不顧及舞會其他人的做法只會招人厭煩。同樣,與水平不如自己的舞伴跳舞,勉強使別人追隨你的舞步也是不可取的,而好的態度是耐心有禮貌的引帶。在這些點點滴滴中,國標舞以藝術化的手段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調節了都市人自我、自負而浮躁的心態。青年人的社交生活非常豐富,而國標舞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形式,人們可以在舞會中交流思想,消除隔膜,互相溝通,與朋友一起享受優美的舞蹈。許多人都認為國標舞是交朋識友的好機會。 綜上所述,國標舞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所具有的教育、審美等諸多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在大學中開展國標舞教育,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