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是傳奇舞蹈家,是因為在她的身上確有太多地傳奇經歷:9歲便考入沈陽軍區歌舞團,首創男子足尖舞,中國內地第一位獲得美國藝術研究全額獎學金之人,1995年在北京醫科大學整形外科醫院做變性手術,實現了由男人到女人的轉換,成立金星現代舞團(這是中國內地目前惟一的私人現代舞團),2004年《上海探戈》赴歐洲巡演,引起轟動……太多太多的傳奇都源于金星,源于她對舞蹈的執著與熱愛。 現而今,已經沒人再去關注金星曾經的性別,而只是將全部的視線都集中在她的舞蹈、她在舞蹈時所表現出的魅力上。 金星9歲開始跳舞,發現古典舞的表演方式更多在面部表情上,這是最令她討厭的。19歲去廣東舞蹈學?,F代舞實驗班,開始跳現代舞,金星覺得終于可以用身體說話了,突然解放了。現代舞教給人對自由的認識,不是社會給你多大釋放的自由,而是內心的張力能不能給思想、想象、抒發的自由。 金星說"現代舞也有規范,就是自我對美的認識。我是在24歲才明白舞蹈和我的關系的。那天晚上在歐洲演出,我在化妝間化妝,突然像有誰在我腦子里敲了一下--悟了,一瞬間的事情。從前我是被動地按程序完成舞蹈,那天我突然感到可以享受和駕馭它了。那場舞是《白風》,我從舞臺這個地方走到那個地方,完全沒有動作,觀眾也在入神地領會。所以,現代舞是包括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的,可以跳到死為止。我在美國看我的老師跳舞,你不會妄求他的肢體像28歲的小伙子那樣,因為他的舞是用生命訴說,不是用動作在解釋。" 金星評舞蹈界三誤區:學校變味演員“夭折”早 作為中國現代舞的先鋒者,金星一向以直率和果敢著稱。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辦的“古典芭蕾與現代舞對話”免費講座中,談及如今中國舞蹈界的誤區,她的點評一針見血。 誤區一:喜歡“看故事” 看現代舞,不用看明白 “看不懂,不知道在講什么。 ”這是大多數中國觀眾對現代舞的第一印象,較之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的《天鵝湖》等古典芭蕾,現代舞算不上是“討好”中國觀眾的舞種。 對此,金星的評價一針見血:“國內的觀眾喜歡看故事,但記住,現代舞永遠不會像戲劇、電影那樣讓人看得特別明白,可能我去看一個現代舞,也會說‘沒看明白’,但這不要緊,舞的魅力在于‘能打動你’,而不是‘看懂故事’?!苯鹦桥e例說,自己曾排演過《海上探戈》,構思來源于《雷雨》中繁漪與老爺、周萍、小兒子三個男人之間的糾葛,中國觀眾由于對《雷雨》的故事了如指掌,演出現場反響不錯,可在后臺,金星遇到一個外國觀眾,這位熱情的舞迷說:“我明白,你的這個舞蹈是表現一個女人與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交織?!闭犞?,金星愣住了,她沒想到居然有人如此解讀這部作品,但細想,這樣的解釋也并非毫無來由,她笑著對這位外國觀眾說:“你的理解沒錯?!?/p> 誤區二:一過30歲就不能跳了 中國舞蹈演員“夭折”得太早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40歲的金星仍然活躍在舞臺,幾乎是個奇跡,但她不這樣認為:“中國舞蹈演員‘夭折’得太早了,就連一般學舞蹈的都認為18歲-23歲是黃金期,過了30歲根本不能跳了,但你看看國外的演員,最最黃金的年齡其實是在28歲-38歲?!?/p> 金星指著坐在一旁的上海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辛麗麗說:“像她這個年齡段,是舞蹈家最爐火純青的時光。因為閱歷有了,一抬頭、一眼神,都是年輕演員要學六七年才能達到的境界?!弊尳鹦歉械竭z憾的是,目前很多正值“黃金時段”的舞蹈家,卻因種種原因離開了舞臺表演,在她看來,這真是中國舞蹈的一大損失。 誤區三:學舞熱 有些舞蹈學校變味了 面對現在遍地開花的各類舞蹈學校,金星直言,不少已經“變味”了,“一些學校不是看你自身有沒有這個條件,而是開出高價,你有錢就能去。學校師資也存在問題,好的老師要不就去搞創作了,要不就成為獨立舞蹈家了,留在學校教書的也常常不安心,可能還在校外搞‘兼職’,擔任一些課程指導?!?/p> 金星坦言,很多人都勸他,不如在上海開個舞蹈學校,她一直有所顧慮,沒敢答應:“我不想‘掛羊頭,賣狗肉’,現在我沒時間,不可能親自上課,等哪天我有時間真能與學生面對面了,我才會考慮在上海開個舞蹈學校?!?/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