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敦煌》中的主演莫高是由劉震,月牙由田青表演。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愛情故事,月牙泉以及莫高窟就是從這對男女中的名字而來,月牙最后變成了一泉血水,而莫高則用月牙的血繪畫了他們愛的不朽輝煌.”舞蹈鑒賞黎麟趾老師如是說!后面老師就詳細的結合了舞劇講起了他們間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大夢敦煌》是一部以敦煌為題材、以敦煌藝術寶庫的千百年創造歷史為背景的大型舞劇,在敦煌藏經洞發現暨敦煌學創立百年慶典之際,它被作為西部大開發中文化開發的成果。舞劇經過合理的剪裁材料,以敦煌青年畫師莫高與巾幗女子月牙(西域將軍驕女)的感情歷程為線索,講述他們之間從相識、相知、相戀到相守的感人肺腑、婉約動人的愛情故事,濃墨重彩地刻畫了青年畫工莫高不斷追求藝術至高境界的堅韌形象,歌頌了忠貞不渝、純潔熾熱的愛情。如夢境般地展開了一幅美侖美奐、委婉悲愴、凄美輝煌的畫卷,準確地呈現、把握了敦煌文化的精髓。它是在具有典型西部特色的多維空間中追求人性和藝術的光輝,以悲劇美的力量來震撼觀眾的心靈、觸擊人們的內心深處,如一首“人性至愛”的頌歌。 序幕:當帷幕拉開時,逼真的敦煌石窟的實景就把觀眾帶入到100年前神秘的莫高窟,在舞臺的前角(2點位),走來了一位道士,他就是看守此窟的王圓篆。借著昏暗的燈光,他偶然間發現了一個藏滿經卷的洞窟。當他在浩如煙海的遺書中打開一幅書卷時,一個動人的故事如夢地展開了…… 第一幕:很久很久以前,在通往敦煌的大漠中,青年莫高為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而長途跋涉,但驕陽下燃燒的金色沙漠使他饑渴難耐。在他生命垂危之際,藝術的渴望在海市蜃樓中升起。編導巧妙地運用色彩的變化來表現這段現實環境的殘酷與夢幻藝術的美好,它用身穿黑色紗衣的女子群舞渲染前者,用穿著充滿生機活力的青綠色服裝的女子群舞來烘托后者,從而形成鮮明的對比。軍團在凱旋中發現莫高,英俊威武的少年將軍為他不凡的氣度所動,留下一只月牙水壺,同時也拿走了他視如生命的畫稿------《飛天》 第二幕:數日后,在敦煌鳴沙山下,新窟開鑿,市井上,頭頂大酒壺臉蒙紗巾的女人們、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各式各樣的人們融成一派熱鬧歡騰景象。莫高與恢復了女兒裝的少年將軍月牙再度相遇。不久前的大漠奇遇記憶猶新、千言萬語涌上心頭;卻被月牙的父親大將軍無情地阻止。洞窟中,莫高面對新壁浮想聯翩。月牙在窟中找到莫高、歸還畫稿,在對藝術的共同癡迷中萌生愛意。大將軍恥于女兒與窮畫師來往,強帶月牙匆匆離去。 第三幕:時隔不久,在將軍的營帳里,大將軍逼迫女兒門當戶對地擇婿出嫁,月牙不從。軍帳打開,大將軍盛宴為女招親。王公貴族,紛至沓來;月牙芳心不動。乘月黑風高,月牙出逃。金戈鐵馬,大將軍率軍追向敦煌。 第四幕:在陰暗的洞窟里,莫高潛心作畫;在愛的甜蜜中,一幅精美的壁畫即將完成。月牙千辛萬苦狂奔而來,投入愛的懷抱。重兵圍困的窟中,面對血與火的威逼,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為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將軍震撼于女兒的剛烈,大刀在慚悔中垂下。月牙為爭取人性平等而卻為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愛情付出生命的代價,莫高在巨大的悲愴中完成了藝術的絕唱。歲月剝蝕去冷酷的軀殼,莫高窟璀璨輝煌,月牙泉清純秀麗,與藝術、愛情、朝夕相守,直至永遠……尾聲久久不息的輝煌頌歌是對凄美人生的無聲詠嘆,對光輝人性的頂禮膜拜。 上面就是《大夢敦煌》的主要故事情節。動人的故事就是需要一些感人的細節描寫!在第一幕中大將軍帶著其女月牙(當時是女扮男裝)在沙漠中遇見了因饑渴昏倒的莫高,月牙帶走了莫高心愛之作,也留下了水壺。這樣就為他們以后再見面留下了伏筆,也使下面的故事更順利發展。 整齊的軍隊,以及所帶來的強悍氣勢,遠遠的超過了西方“踢踏舞”。踢踏舞者們,上身挺直,雙手掐腰,關鍵的地方就是腳和腿,通過高頻率的打擊,使得它本身也具有不可抵擋的魅力?!洞髩舳鼗汀分械能娛總兪帜瞄L矛,剛硬的鐵甲,并且結合進軍的步伐進行舞步,確實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我很是欣賞這點。 還有,莫高在月牙奄奄一息的時候,動作幾乎就是無力的,傷痛的他在月牙死了的那一刻悲憤的一躍而起,做了個“燕式”動作,把悲痛推向了極點,也把故事推向了高潮。 莫高敞開胸懷,具有一個舞者的健美,而月牙也不失其柔美。在第二幕中,月牙和莫高在山窟自由的舞動,月牙的肌體動作就有如嫩柳隨風飄動!我知道楊麗萍的《孔雀東南飛》、《月光》中的自然的柔美,甚是不可抵擋,不過我想月牙的舞也決不會遜色。 這里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舞蹈,其中在第三幕中大將軍為月牙招親的比賽中就是不少。其中有一群小伙子拿著像勺子的樂器,蹲著在跳舞和演奏,音樂節奏快而熱情,舞蹈詼諧!怎一個美字了得?。。?! 希望我們國家的舞蹈越來越好?。。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