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他們對舞蹈的認識也只是從電視里看到的很少的一些。我做了一項調查,對舞蹈感興趣的占70%,想學習的占40%,學習過舞蹈的僅占2%。學校根本沒有舞蹈老師。我們學校是普通高中,學生沒有基礎,身體僵硬,什么都不會,兩年半后面臨高考,困難很大。如何讓學生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舞蹈知識,并能通過高考?我在教學方面進行探索,效果不錯,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經驗。 一、首先是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囵B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我先讓學生學習舞蹈基礎知識,并欣賞舞蹈,調查學生喜歡的舞蹈,在他們喜歡的舞蹈基礎上一步步引導他們學習。但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面對艱苦的舞蹈訓練,沒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思想準備常常會困惑、卻步。只有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舞蹈訓練是枯燥漫長,充滿艱辛的。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考上一個理想的學校,把舞蹈藝術完美地展現給觀眾,每一個學生都要經歷一個艱苦而漫長的訓練過程,在肉體上經歷并承受著近乎殘酷的磨煉。讓學生在心中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對即將面臨的困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鍥而不舍,迎難而上。為此從一開始就要對學生灌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的思想,并讓學生把“苦是樂,嚴是愛”當成自己基訓課的座右銘。讓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舞蹈,自覺投入到訓練中,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基本功的訓練 基本功在身體素質訓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舞蹈表現的基礎。在此我分為幾個階段,并遵循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的關系,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并注重了教學訓練的系統性,一步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第一階段:人體的站立形態,頭、手、腳的基本位置、手與腳的形態以及舞姿、姿態。肩關節、手指、腰、腿部等部位的柔韌和軟開度的訓練。 人體的站立、頭、手、腳的位置和動作是基礎部分,占用的教學時間為20%。柔韌、軟開度訓練貫穿整個舞蹈教學,并占用第一階段60%的教學時間,其中腰、腿胯的訓練占用20%的時間。在訓練中可采用各種方法如耗腰、地面波浪腰、涮腰、甩腰、拉腰、壓腿、踢腿、開胯等,使學生的柔韌性逐漸地好起來。 第二階段:扶把部分 扶把桿完成舞蹈動作訓練叫作把上動作訓練。目的是輔助學生掌握身體重心,使力量集中在受訓練的部位上,獲得正確姿勢,給以后學習各種舞蹈技能、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礎。把上動作訓練是最基本的訓練,內容一般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壓腳跟、腰、舞姿與控制等,內容逐漸由淺入深。通過訓練使學生身體從自然狀態到非自然狀態,也就是符合我們舞蹈專業所要求的一個狀態。克服自然體態,掌握好身體的直立和重心的穩定及軟度、力度、開度要求的完成。 第三階段:中間訓練 中間訓練是離開把桿后進行規范舞蹈動作的訓練,也是提高學生對基礎動作在表演方面實際運用能力的關鍵。這部分主要是組合練習。我把以前學習的動作用音樂組合起來,也增加一部分新的動作。 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訓練使學生達到以下目的: (一)掌握必要的舞臺表演常識,了解舞臺形體動作的一般規律。 (二)解放全身各部關節,達到腰腿柔軟、四肢靈活。 (三)學會身段表演的基本動作,從而適應一般舞臺表演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技能技巧課訓練 技能技巧課包括素質訓練、地面技巧、空中技巧等。我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生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訓練。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住技巧,并在舞蹈中得以應用,我廣泛地吸收了體操、戲曲、雜技技巧等其他姊妹藝術的訓練手段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如在轉、控、翻、跳、走 等里面:我在轉方面重點選擇的是平轉??刂品矫媸乔巴?、旁腿與后腿的控制,以及一些舞姿控制。翻的方面主要是:點步翻身、踏步翻身。跳的方面比較多,小跳、中跳、大跳各選擇幾種練習,男女分開練。我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適當地給其他學生增加新的練習。 舞蹈技巧課它不僅有效的解決了舞蹈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力度、軟度、靈活性及彈跳爆發力等方面得到極大的改善和加強,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難度翻騰技巧和較全面的地面滾動技巧后,對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豐富舞蹈語匯擴大了舞蹈藝術的表現力,將會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四、舞蹈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柔韌性、控制力、彈跳力等提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訓練,培養學生舞蹈動作意識能力、思維想象能力、感情調動能力。身韻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學習掌握古典舞身韻最基礎的基本元素。如:“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多種動律元素的訓練,然后再讓學生練習舞姿、體態、路線等。我很注重氣息、意念、神韻等內在韻律練習。在動作意識、思維想象練習中,我讓學生靜下心來,練神、練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情感,以使學生入境、入狀態,完全融入舞蹈氛圍中,做到身心互動、形神合一,實現身體、氣息、內在節奏的高度統一。在身法運用上,讓學生了解學習千變萬化的規律,但必須注重內外統一;在舞蹈表現方位上,強調輕重、剛柔、強弱、急緩、松緊的對比;在造型上讓學生了解舞蹈動作具有圓、曲、擰、傾的特點;在運動線上強調曲回婉轉、點線交織、閃轉騰挪、變化莫測;在舞蹈動律上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伸先屈,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的規律。這些都是在教學中逐步對學生進行滲透。 五、眼神表情的培養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俗話說一身之喜聚在臉,臉之喜聚在眼。人的喜怒哀樂,思慮憂郁都可以從眼神和相應的精神氣質狀態中表現出來。通過眼睛和眼神的活動訓練可以提高眼球的眼臉運動的幅度及靈活控制能力,為表演打好基礎。在眼睛訓練中,我讓學生先學習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運動路線,然后再讓學生做:1、眼珠的轉動練習;2、眼臉的張馳練習、3、眼神的收放練習;4、遠看練習等。在特定表情方面,我有選擇地讓學生做喜、怒、哀、樂、怕、恐、悲等的練習,并讓他們自己選擇合適自己表情的動作。課后布置作業如用“懷疑、警惕、思索”自編故事動作等,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六、在藝術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舞臺適應能力 每年的藝術節和元旦晚會,我都讓學生參加,讓他們從課堂走向實踐,有的小節目我還讓學生自己選擇音樂,自編、自導、自演,培養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的習慣,鍛煉他們思維的靈活性,然后讓他們在舞臺上多表演、訓練學生心理適應能力??朔W生害怕、緊張心理,讓學生要有自信,培養他們的舞臺適應能力。 從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角度看,實踐的經歷很重要,經歷能夠使學生明確實踐的方法步驟,掌握基本規律,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實踐過程能使學生經歷每一個環節的考驗,從認識到方法,從心理學到美學,從文學到社會學等,都將在舞蹈藝術實踐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 個人基本情況 我叫孫婷,1968年11月14日出生,1989年畢業于運城師范音樂特長班,1999年山西大學自考本科畢業,1998年參加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中期培訓。自從1998年在平陸中學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高中舞蹈特長班教學,多次擔任縣級組織的大型文藝會演編排,并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辦法,使學生在舞蹈訓練中快速進步。2004年----2008年4年時間共為高一級各大院校輸送了60多名舞蹈特長生,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和贊揚。 平陸中學財務科副科長孫婷 舞蹈教師 孫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