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 何為“呼吸組合”?其實它在舞蹈訓練中是很常見的詞語,可是我所編排的“呼吸組合”則是為我們校外的學員們量身打造的,其實就是在傳統的古典舞身韻組合的基礎上加進現代舞中肢體韻律的元素,進而形成了教師比較獨特的自我風格。 參加本次活動的學員的年齡都在10―12歲之間,學習舞蹈已經都在三年以上,在基本功和舞蹈表演上都相對比較成熟了,之所以會有編排這個組合的想法是因為我看到這些女孩子們在課所表現以及反饋給我的是那種對新知識的渴望,在她們這個時期正是活潑好動、表現欲較強、充滿求異思維以及求知的“關鍵期”,所以讓她們充分享受舞蹈給其帶來的快樂是我的職責所在。我認為一首好聽的音樂是關鍵的“第一步”,所以我準備了法語的歌曲《我的名字叫依蓮》讓她們閉上眼睛來感受,其實一個好的舞蹈演員對于節奏是非常敏感的,而這首曲子那新鮮的節奏和新鮮的語調是她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在此同時我會引導她們不要睜開眼睛并慢慢的跟著節奏晃動身體,我知道這時的她們已經被吸引了。下一步是她們的即興舞蹈部分,由于我們之前已經接觸過古典舞身韻以及少量現代舞概念,所以這個環節就是她們在活動中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了,我先帶著她們跳完前半段的音樂然后慢慢撤出,期間盡多的鼓勵學員們要充滿自信、大膽的想象、表現,這樣會將課堂的氣氛推向一個小小的高潮。 其實在“教”之前我的組合還不能算完成,因為要完成一個完全適合于孩子們的組合單單是教師單方面的編排是不可能的,孩子們在學組合的時候也許會發現“咦??!怎么這個動作怎么那么熟悉啊?”大家可能都已經猜到了,是的,其實在剛剛即興舞蹈的環節時我的組合就已經算是完成了。舞蹈是美的,而快樂的舞蹈會更美! [活動目標] 通過此次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古典舞和現代舞的基本韻律、掌握身體各個部分的的協調動作;引導學生運用單一的身體韻律進行重組、解構,從而形成新的“非古非現”型且又屬于自己的動作,最后達到讓學生二度創編的效果,其實就是完成教師始終堅持的培養學生創編能力的目的,不過效果會更好;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共同進步、齊步“前進”的良好品質是我們育人的重中之重。 [活動內容] 古典舞身韻、現代舞的基本動作;創編組合。 [活動重點、難點] 肢體的柔韌度以及協調度是我們訓練的重點,在訓練的過程中注重氣息、身體的呼吸、步伐和整體的配合。 [活動輔導方法、輔導手段] 講解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指導法并再討論。 [活動過程] 一、熱身練習 1、 小關節的活動(手腕、頸、腳踝、膝蓋等); 2、 大關節的活動(肩、腰、胯等); 3、 原地跳躍、斜線跳躍、直線跳躍; 4、 腿部訓練、腰部訓練。 學生:為了避免身體受到傷害所以每一個部位都要盡最大限度的活動開。階段目標及效果測評:達到熱身的目的,調動起學生積極、興奮的情緒使其快速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 古典舞身韻練習 1、 提沉練習; 2、 手眼練習; 3、 綜合練習。 學生:1、 雙腿盤坐、上下提沉、左右提沉、畫圓提沉; 2、 雙腿跪坐、各個位置的壓腕伴隨著眼睛練習; 3、 踏步、手眼身的協調配合。 階段目標及效果測評:協調身體的各個部分、提高表現力。 三、 進入“呼吸”練習 1、活動導入:觀看現代舞的VCD、播放CD《我的名字叫依蓮》; ▲感受音樂并用身體表現出音樂帶給她們的感覺; ▲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即興表演。 2、 學習“呼吸組合” 3、原地呼吸 兩腳與肩同寬,雙手垂直放松腿邊,低頭準備。 雙手十指交叉于胸前,向三位推出,手打開到七位的同時上身向前俯,腿繃直上身放松,站直。 兩腳與肩同寬,手臂于七位手心沖前,上身旋轉手隨身動,向左點翻,反面相同。 上身向前俯同站立的動作相同。 學生:這段動作以現代風格為主,突出了“呼吸”一詞,投入的動作會將身體的韌帶拉伸到極限。 階段目標及效果測評:全身松弛,盡量拉伸,注意節奏,保持良好的感覺。 1) 自由呼吸 教師要求:這段動作必須用到搬腿和下腰,注意教室的各個方位以及教室、自身空間的合理運用與搭配。 進入學員創作階段,根據教師的要求以及運用以往所學過的各種韻律(并非學過的固定動作)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開拓學員的創作性思維。 2) 行進呼吸 四拍動作:雙手抱于胸前、打開,左腳開始蹲點步,碎步向左、雙手臂反扣于胸前;反面相同。 三拍動作:華爾茲舞步,雙手架于大一位左右各一次;原地壓腳,甩手、甩手、甩腰。 學生:區別于前兩部分的節奏變化,注意身體各個關節、韌帶的保護。 階段目標及效果測評:動作要盡量灌滿每一個音符,自編動作可以個人表演也可以雙人、三人或多人共同表演,不僅能開拓學員們的思路還能增進學員之間互幫互助的團結精神,注重內心的感受,可以使舞蹈的水平更上一層樓。 3) 綜合呼吸 教師:帶領學生將組合從頭開始練習,主要的目的是及時的發現問題、做出調整并進行有效的輔導。 學生:由于組合不僅僅是單一的動作,所以要盡量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的找到適合自己記憶的方法。 階段目標及效果測評:不僅要提高技藝方面的水平還要注重增強學員們之間團隊意識,使得整體的表現力有效的增強。 3、放棄掉已學過的組合內容開始新一輪的即興舞蹈。(15分鐘) 教師:此時雖要求學生放棄掉已學過的組合但是剛剛學過的組合已經如同小小的印記一樣印在頭腦中,可以讓學員們自由或以固定搭配的方式進行組合即興舞蹈,這時不需教師提醒學員們就可以將動作進行解構、重組,注意空間的變化(自身、教室),鼓勵學員們大膽的進行創作。 學生:注意與其他學員的合作,增強合作、互助意識。 階段目標及效果測評:提高學員們的創新意識,增強整體水平,使學員達到一個全新的程度。 [活動自評] 一、 在此次活動中,教師與學員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幫互助的微妙關系,由于教師的總體設計齊全、步驟清晰,所以學員們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并且獲得了一種成功感,所獲得的成功感越強烈,創作的欲望就越強,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循環,單就這一點就體現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以發展學員興趣為主線的,在教師主導的學習過程中學員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揮。 二、 校外教育主要是針對非專業的學員們進行的,所以不能以專業學生的要求來評價和要求非專業的學員,不足之處就是要注意對舞蹈以及音樂小細節的處理。 三、 繼續堅持以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一切為了孩子們著想,使得這次活動潛移默化的對學員的身心進行了一次愛的洗禮。所謂:教書育人,我覺得先育人后教書也是非常重要的。愿澆灌我們“花朵”的水越來越有營養,這樣我們的“花朵”才會越開越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