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應該在舞臺上飛揚 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已簽約廣東省歌劇舞劇院的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應屆畢業生楊迪首先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舞蹈演員的青春是最寶貴的,我希望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獻給舞臺,在這個舞臺上自己應該是主角。”她之所以選擇去廣州,主要是看中那里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簽約之前,她了解到,廣東省歌劇舞劇院的領導非常重視古典舞的發展。作為北京舞蹈學院的學生,劇院領導肯定會給予她更多的關注,盡快做主角的幾率相對要大一些。 畢竟在北京生活了4年,北京濃郁的文化氛圍曾對楊迪充滿誘惑,她用人才“擠擠”來形容北京藝術人才的就業現狀。她說,在北京這種人人向往的城市,要想做出一番成就來很不容易,相比而言,廣州對她來說更加實際,利于盡早實現自己的價值。 楊迪的同班同學朱捷卻不這樣認為,他的首選是留在北京。目前他已經簽約中國歌舞團。他說:“以我現在的狀況,去地方文藝團體肯定是主角,但在北京可能要做很久的配角,可我還是堅決地選擇了北京。”他解釋說,北京作為文化之都,機會多、發展空間大;而地方文藝團體,也許一開始薪水待遇會很好,如:配住房,給職稱,甚至報銷繼續深造的學費,但由于參與重要的、高水準的演出機會不多,缺乏競爭對手,很可能會放任自己,慢慢變得懈怠了,對今后的發展不利。這也是不少優秀畢業生不愿意選擇去外地藝術團體的一個理由。“在北京,一開始會比較辛苦,但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肯定會有一個比較穩妥的發展。”“畢竟我為舞蹈事業已付出了10年的辛苦,年輕時多拼搏一些,等到青春不再了,自己也不會后悔。” 朱捷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一位舞者對舞蹈事業的珍惜。 選擇去西部執教、現已簽約四川省舞蹈學校的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學生向嚴嚴則有著自己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去西部,主要是考慮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在舞蹈路上她已經走過了13年,先是在四川省舞蹈學校學習民族民間舞,畢業后到歌舞團做了3年多的舞蹈演員,之后考上北京舞蹈學院編導專業。 她說,民族民間舞是四川的地方特色,用自己已有的民族民間舞的表演經驗,加上在北京舞蹈學院所學的現代舞編導知識,充分利用、發掘四川豐富的民族民間舞蹈資源,可以編創出自己的新的東西,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為推動四川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堅定地說:“雖然我的青春時光是在舞臺上度過的,也曾經輝煌過,而今結合我的專業,我選擇了做教師,但我沒有遺憾。” 渴望穩妥的生活 舞蹈演員的舞臺藝術生涯比較短暫,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尤其是在藝術院校不斷擴招的情況下,畢業生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舞臺,你們最渴望繼續怎樣的職業生涯?”筆者直截了當地問。 楊迪表示,她會充分利用自己在北京舞蹈學院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術,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營造出最美的舞臺。如果到了那一天,不得不離開舞臺,她將選擇繼續考研深造,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一個整合、提高,然后去做一名教師,繼續自己舞蹈事業理想。朱捷接過話說,作為舞蹈演員,激情過后,還是渴望過一種穩妥的生活,做老師是延續自己專業的最好選擇。 向嚴嚴的回答則表現出了幾分氣勢,她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所追求的最佳境界是自編、自導、自演。我會利用在舞蹈學院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崗位上努力拼搏,發揮自己的價值,將來即使我不再登臺演出,我也會帶著我的新作品來北京,回饋自己的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