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扮孕婦過“鬼門關” 《云南的響聲》海報 新浪娛樂訊 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率國內頂尖團隊打造的大型衍生態史詩樂舞集《云南的響聲》,歷時多年多的精心打磨,將于8月11、12日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震撼登臺。楊麗萍蟄伏兩年多打造的《云南的響聲》是《云南映象》的完結篇。 前年由楊麗萍擔任總編導和藝術總監的《藏謎》只在廣州上演了兩場,演出前門票就早早的沒有了,令很多沒能前往觀看演出的觀眾留下了一個遺憾,隨著《云南的響聲》的首演,廣大廣州觀眾終于又有機會再睹楊麗萍的風采,喜愛標新立異的楊麗萍在《云南映象》中把“原生態”音樂舞蹈推向了極致,這次又推出“衍生態”的全新概念。所謂“衍生態”,是在原生態基礎上再想象后把古老的原生態文化演繹出來。她說,“衍生態”觀眾并不陌生,從《雀之靈》里的雀舞,到《藏謎》中的荷花度母舞,都是在民間文化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而“云南的響聲”是生命的舞蹈,是云南人繁衍生息的聲音。楊麗萍介紹:“在《云南的響聲》中,我將有3段全新的舞蹈呈現給大家,特別是在第一場‘催生’中表現的那個孕婦,一直讓我很感動。在曾經歲月里,女人生孩子,如過鬼門關,生死未卜。所以,民間有歌謠說:人生人嚇死人,娘奔死兒奔生。”獨到的藝術思維方式和真實的生活體驗使得楊麗萍對于自然、生命有著別樣的感悟:“透過濃霧的陽光里,隱約走來了一大群牛,牛脖子上的牛鈴(云南人稱為“牛哆?”) ,叮咚叮咚響成一片,多美的意境。那叮咚聲讓我回憶起了童年的經歷,正是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又創作了一段全新的舞蹈。” 早在兩三年前,楊麗萍就開始在醞釀創作一臺全新的演出,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楊麗萍見到許多用純手工制造的巨型大鼓,幾經周轉終于把這些鼓拉了回來,因此而有了創作《云南的響聲》的靈感。 她說:“許多聲音的產生古老而神秘,云南的聲音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次的創作經歷對于我來說不僅是一次洗禮,更是一種美好的感受。” 整臺節目由“序-胎音”、“催生”、“太陽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鳥”、“最后的馬幫”、“喝醉了的鼓”以及“尾聲”8個章節構成。 《云南的響聲》主創簡介 蔣明初 (著名詞作家、《云南的響聲》文字總監) 如果說從《云南映象》到《藏謎》,楊麗萍讓一群來自山寨農村的年輕人,變成能歌善舞的優秀演員,那么,到了《云南的響聲》,她又讓這些演員學會吹拉彈唱,打鼓敲?,十八般武藝,無所不能。這還不算完,她甚至讓這些演員在舞臺上犁田種地,舂碓簸麥,插秧收割,養牛放羊。她把自己的舞蹈編織成一張網,緊緊連接著音樂、文學、戲劇、美術、影視、宗教、哲學。 萬里 (著名作曲家、《云南的響聲》音樂總監) 我好像踏上了一條新路,異常興奮,也格外珍惜和楊麗萍的這次合作。《云南的響聲》的音樂,是蟲鳴鳥叫,風吹草動,落花流水,電閃雷鳴……是天地萬物發出的聲音。《云南的響聲》的音樂,也是生活在云南大山里的人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喜怒哀樂發出的聲音。于是,我尋覓,我發現,我探索,像蜜蜂一樣,把大自然和生活中的響聲配成音樂。也許我們仔細聆聽這些聲音時,就會感受到天、地、人、神之間一天到晚究竟說了些什么。 羅旭 (著名藝術家、《云南的響聲》藝術指導) 我們的雙手還笨拙,行走也不利落,仍喜歡原汁原味的食物,樂于在茅屋里聽古老的民謠。月光下看那本數千年前就泛黃的書,乘坐那個天上飛的家伙時,也盡力想象那是馬背……我們不稀罕那些閃閃發光的東西,但家里那只為童年留下愉快的老山羊,誰也不能把它牽走。《云南的響聲》有別于《云南映象》,它是在用藝術層面來表現那些最質樸的云南聲音,同時,這些聲音還上升到了人和人性的層面。 大型衍生態史詩樂舞集《云南的響聲》 演出時間:8月11、12日 演出地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 訂票電話:88279866 8827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