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舞在上海”國際舞蹈展演將于9月11日至30日在上海舉行。昨天下午,在滬申畫廊,一群白衣舞者穿行、起舞于現代裝置藝術作品之間。舞蹈節藝術總監、舞蹈家金星一襲白色長裙,猶如一朵帶刺的白玫瑰,率直而尖銳地向媒體侃侃而談:“現代舞演出從金錢上算肯定是虧本的,但我們是上海唯一的專業現代舞蹈節。”“因為我愛這座我生活了7年的城市,我要把現代舞當作這個城市的文化事業來做,勾勒一座城市的文化風景線不是靠娛樂,要靠藝術。” 現代舞不會消失 繼去年成功舉辦第一屆“舞在上海”國際現代舞展演后,今年金星繼續“起舞”并特邀以色列、瑞士、瑞典、丹麥等著名現代舞藝術團體來滬展演。她本人的新作《中國制造游園驚夢》也將在舞蹈節期間作壓軸演出。金星表示,最希望看到的是她對現代舞的熱情和付出,能為整個城市文化氛圍的提升帶來一些幫助。 “‘超女’、‘快男’、‘型秀’等這些娛樂節目過幾年都會消失,因為它們不是藝術,但舞蹈永遠不會消失,現代舞藝術不會消失。”在離世博會開幕不到1000天的日子里,金星思考著她能為這座城市多做些什么,“我們要向世界展示什么?能展示什么?這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另一方面,這個城市的劇場文化有什么,或者說在上海的舞臺上、在上海觀眾的視野里,當代舞蹈究竟是什么樣的面目,世界前沿的舞蹈藝術走得有多遠……“希望我的舞蹈節可以回答部分問題,我想我野心不算太大――在這座1700多萬人口的城市里,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知道、千分之一的人來看現代舞,我就很滿足了。” 融入傳統文化 在本屆舞蹈節的壓軸大戲《中國制造游園驚夢》中,金星把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融入現代舞蹈藝術中,闡述對東方女性情感的思考。“杜麗娘是古典的,她的愛情是浪漫到現代生活無法容忍的。”金星說:“在現代這個消費主義時代,人們的愛情價值觀變得復雜而不純粹,越來越多的人不敢去追求她們內心真正渴望的浪漫愛情。可我希望通過這個角色喚醒一些內心的感動――每個女子心里都有一個‘杜麗娘’。”舞臺上現代紡織女工以及城市中為生活而忙碌的現代女子,“她們與背景深處的杜麗娘構成了巨大的‘對比’,也構成了內心的‘關聯’。”她笑著說,“這就是現代舞的魅力――它源自最接近人們的生活,它需要觀眾參與、思考和體會,這種舞蹈是有思想的、有靈魂的。” 人人皆為舞者 說起今年舞蹈節中的海外舞蹈團,屆時也將呈現精彩的表演,金星用“非常好看”提前向大家推薦。“瑞士亞瑟現代舞蹈團的雙人舞《沒頭沒腦》,對觀眾的審美心理是一種挑戰;以色列埃馬舞蹈團的《春之祭》的編舞堪稱典范;喜歡影像多媒體技術的觀眾可以去看以色列“青年舞蹈家”。”這次舞蹈節以“輕松一跳”為主題,體現出金星在現代舞推廣上的樂觀態度,海報上是一名體態肥胖的舞蹈家騰空躍起的姿勢,傳達了“人人皆為舞者”的思想。金星提示那些對現代舞還不熟悉的觀眾――“舞者表演只呈現出50%的藝術內容,還有50%要靠觀眾自己完成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