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燃燒地板”舞蹈團,將于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攜新節目兩度登臺上海大劇院。舞蹈演員出身的本市演出界人士朱國良昨天對記者說:“‘燃燒地板’的節目以國標舞為基礎而編創,絕大多數演員也是國標舞比賽的獲獎者。而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國標舞愛好者群體,夠比賽水準的高手就達20萬人,卻難以形成像‘燃燒地板’那樣的演藝產業規模,值得反省。” 觀眾看得坐不住 “燃燒地板”舞團的成型,來自于創始人哈利·麥道卡夫參加音樂巨星艾爾頓·約翰50周歲盛典的靈感。在那次生日盛會上,艾爾頓·約翰邀請了幾十位國標舞世界冠軍表演的一場舞蹈秀,讓全場賓客深受感染,最后紳士、淑女們也抑制不住激情躍入舞池。當時,哈利·麥道卡夫就想,熱情的舞蹈幾乎能使地板燃燒,為什么不制作一臺節目讓更多人共享呢?于是,他聘請了優秀的編導和國標舞冠軍,投入巨資經過精心打造,讓“燃燒地板”從1999年起開始了世界巡演。據了解,10年來,“燃燒地板”舞團已在20多個國家、142個城市巡演了1300多場,每到一地觀眾的反響與表演一樣的火熱,已經成為一個暢銷世界的演藝產品。朱國良觀看過上周首演的錄像,他說:“新版本的演員們獲得過130個世界冠軍,是一支地道的‘夢之隊’,舞姿眼花繚亂,讓觀眾看得坐不住了。” 高手雖多缺創意 構成“燃燒地板”為重磅演藝產品的大多數要素,如資金、表演人才、觀眾群體等,在我國都不缺少。我國的國標舞選手已擁有在國際頂級比賽中摘金奪銀的實力,國內各地每年舉辦的國標舞比賽層出不窮,連國家級的“桃李杯”舞蹈大賽、中國舞蹈“荷花獎”比賽,也設立了國標舞項目,電視臺還在舉辦“舞林大會”等以國標舞為主要元素的舞蹈秀節目。但是,國標舞這個深受觀眾歡迎的品種,在國內只能零星閃亮,難以匯聚。朱國良分析道:“關鍵是創意,許多東西平時就在人們身邊,卻被人司空見慣。如果賦予創意加以優化,就能產生出新奇感而煥發出巨大的市場能量。” 其實,不但是“燃燒地板”如此,人們熟悉的愛爾蘭“大河之舞”,同樣是在平淡無奇的愛爾蘭民間舞蹈中融入新創意發展而來,如今也成為享譽世界的演藝品牌。 藝術品質都不高 龐大的表演人才資源和缺少演藝創意資源,導致我國的國標舞只能停留在比賽、培訓和電視秀的層次,難以打造成演藝市場的重量級產品。一位電視編導透露,即使像“舞林大會”這類節目,對選手進行訓練和節目編排的專業人士,大多是國標舞培訓老師,他們也只能從規范動作、指導技巧入手,極少有擅長創意的編導。因此,舞臺上的表演只得靠演員臨場發揮,這也使得這些節目盡管不乏閃亮點,但藝術品質和感染力都不高。為此,朱國良指出,只有大批專業舞蹈編導、音樂制作者以及策劃高手等方面的創意人才加入到國標舞領域,才有可能形成好的國標舞演藝產品,而目前,數十萬計的國標舞高手還只能以教學和比賽為就業出路,觀眾也只能在外國的“燃燒地板”“大河之舞”這樣的節目中滿足欣賞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