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研究人體結構及其他有關情況得知,影響舞蹈柔韌素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骨關節結構、胯關節的肌肉、肌腱、韌帶等伸展性,關節周圍組織的大小、年齡及性別,以及活動水平、疲勞程度等 在舞蹈教學中,舞蹈學生的柔韌素質,不是單純地指一般軟和硬,主要是指舞蹈學生身體各關節的活動幅度這里決定了人體各關節活動幅度(即軟開度)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取決于骨骼與骨骼連接處的關節面的形狀我們知道,肩關節可以做多方位的活動,并且幅度較大,這是由于肱骨頭的關節較大肩胛骨深嵌于髖臼之中,加之韌帶群又都緊張有力,使它的運動范圍受到限制,因而遠遠不及肩關節靈活,這是一般人的正常情況各關節面形狀的形成,一方面是受營養供應和吸收營養的情況所影響;一方面是受關節長期運動的狀況所決定的關節的活動幅度可因長期訓練而增大,反之關節長期不活動,則容易發生僵直,甚至失去活動能力而訓練過量、過猛、不得法,則會造成傷病,甚至給學生留下終身遺憾因而把握時機,掌握好訓練的尺度是至關重要的我認為舞蹈教學中柔韌素質的培養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柔韌素質的發展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柔韌素質的發展是需要意志的練習痛感強,見效慢,停止練習便有所消退,因此持之以恒才能見效當初次練習時易見效,第二天再練習有痛感,第一次練習獲得效果全部消退并差于第一次練習前的效果這是由于肌肉被拉長回縮力增加的原因,因此應繼續將其慢慢拉開,消除痛感經過一個時期的練習,該長度的伸展已適應,應進一步拉長肌肉牽拉肌腱,進一步增強回縮力因為柔韌練習本身就是由不適應到適應逐步提高的過程 由于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并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得到提高的,所以練習應逐步提高要求,做到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根據停止柔韌練習一個時期,已獲得的柔韌效果會有所消退的特點,柔韌練習要做到系統化、經常化特別是當某一部分因傷停止練習后,該部位所獲得的柔韌效果將會全部消退,其恢復期相對延長,因此某一部位受傷后,其他部位仍應適當練習,否則柔韌性會因停練而消退 二、柔韌素質的培育要因人而異 柔韌素質的培育必須根據專項特點和練習者的具體情況安排,在全面發展身體各部位柔韌素質培育的基礎上,要重點練習本專項所需要的各個部位的柔韌另外練習者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在進行柔韌素質練習過程中必須區別對待,突出針對性、應用性,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練習效果 在舞蹈訓練中,雖然各項對柔韌素質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一般說來沒有必要使柔韌的發展達到最大限度,柔韌的發展程度只要能滿足專項舞蹈技術的需要就可以了 三、柔韌素質的發展應與力量素質發展相適應 柔韌素質的發展應是在肌力增長下的發展,而肌力的增長快不能因體積的增長而影響關節活動幅度力量練習是發展肌肉的收縮能力,柔韌練習能發展肌肉的伸展能力,因此力量結合柔韌的練習提高肌肉質量最為有效,即既能達到力量和柔韌的同時增長,又能保證關節靈活性的穩定固 四、柔韌素質的發展要蒹顧相互關聯的身體各個部位 在有些動作中,柔韌性的表現不僅僅是在一個關節或某個身體部位,而是牽涉到幾個有關聯的部位如為發展腰部柔韌性若采用“橋”的練習,就是由肩、脊柱、髖等部位的關節所決定的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對這幾個部位都應該進行發展,倘若忽視某一部位就有可能出現外傷如果發現某一部位稍差,就應立即采取措施使其得到改善另外,也可通過其他部位的有效發展使其得到補償,這樣做可以使各部位的柔韌性得到發展保證專項運動訓練的需要 五、柔韌素質培養的有效方法 舞蹈是一種流動的藝術,需要在動態中表現肢體的運動幅度所以柔韌素質是舞蹈演員必備的專業素質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動力拉伸訓練和靜力拉伸訓練動力拉伸訓練即指有節奏地多次重復一個動作的練習,動力拉伸練習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將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拉長,提高其伸展性如:踢腿練習,可采用負重和不負重的拉伸練習 靜力拉伸即指通過緩慢的動作來拉伸軟組織,靜力拉伸練習法是依靠外力的作用,促使關節靈活性增大的方法靜力拉伸練習是依靠老師或同伴的助力拉長韌帶、肌肉的練習如:依靠同伴的助力幫助逐漸提高后踢腿或前踢腿的動作幅度如:依靠同伴的力量來保持高舉腿的最大幅度我們通常提倡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既有動有靜,動靜結合這兩種方法學員可以靠自己完成,也可以借助同學的力量幫忙完成一般來說,我們主張先開始靜力拉伸訓練,把全身的韌帶拉松后再進行動力拉伸訓練,例如踢踢腿等,這樣一來,全身就會徹底活動開了,這兩種方法可謂是相輔相成 從我多年從事舞蹈教學上看,低年級舞蹈教學應重點加強柔韌素質訓練這對舞蹈學生而言,柔韌素質是舞蹈學習成績提高所必須首先具備的若能在低年級的舞蹈教學中把抓形態、基本技術和發展身體全面素質協調起來,趕在青春期前,為學生打下全面的、牢固的素質基礎,特別是柔韌素質,無疑對以后的舞蹈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