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黑池舉行的國標舞大賽,是各種國際大賽中最具有權威性的眾望所歸的最高級大賽。中國人首次在那里獲得名次,是溫亮富/孫榮。但是,相當于中國《人民日報》的英國《泰晤士報》對每年黑池國標舞大賽只評論到前二十四名為止,對前二十四名以下的選手不予評論。 直到2001年,中國人在那里的名次終于進入了前二十四名:李兆林/李小媛在那一年的黑池國標舞大賽中,獲得了第二十四名(就這么巧!)。英國專家對李兆林的評論主要是夸獎他的后背如何平直,也就是板塊如何好。 我從五年前開始學習國標舞以來,一直就僅憑直覺認定中國那幾對最高水平的代表人物之中,齊志峰/張震是最美、最有魅力的。我當時什么也不懂,處于完全無知的狀態中,就是以直覺為依據認定我心中的偶像是齊志峰/張震。 可是,在這五年來的全部學習、練習中,在和我的老師和舞友們的來往交流中,漸漸發現我是一個少數派,不但是少數派,我甚至有點孤立。因為除了我以外,幾乎沒有人提到我最喜愛的齊志峰/張震。人們總是言必稱溫亮富,言必稱李兆林,甚至有些人言必稱沈毅,言必稱趙明,就是沒有人提到齊志峰/張震。每當我談到齊志峰/張震的時候,人們不是保持沉默,就是說:“齊志峰不行,張震更不行。”至于那些初學者,根本就不知道齊志峰/張震是誰。 我沒有和人們爭論,但是我心里堅持以齊志峰/張震作為我的偶像,我的楷模。我喜愛他們,熱愛他們,甚至有些崇拜他們。我對人說過:“張震走路都好看。”我甚至從播放他們舞蹈的屏幕上聞到張震身上的香味。可是對于別的國標舞者我從來沒有產生過這種感覺。 隨著我的學習和練習以及研究的深入,我漸漸能夠說出一些道理來了。 人們常說“一直遮百丑。” 齊志峰之“直”是極為突出的,何況他并不丑,不但不丑,幾乎無懈可擊。 我漸漸發現我和大多數人的分歧,絕不是個別技術、個別觀念上的分歧,而是審美思想的分歧,是舞蹈美學的分歧,是理論體系的分歧,是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的分歧。一句話,我和人們的分歧,是生命線的分歧,是不可調和的大是大非的分歧。 我的美學思想、舞蹈美學、理論體系這一整套虛的東西,首先是在英國人馬科斯那里找到了完全的實現,在中國,就是齊志峰/張震。必須聲明,我的整個思想體系形成于進入國標舞領域之前。并不是我學習國標舞之后、看見了英國人馬科斯和中國人齊志峰/張震的舞蹈之后,才形成我的思想體系的。關于這一點,有《舞蹈在線》網站至今還保留的我的那二十多篇連載文章《感覺·認識·能力——論舞》為證。 大道理管小道理,虛的東西管著實的東西。沒有什么東西不受哲學的管轄,在藝術中,沒有什么東西不受美學思想的管轄。如果你看見某種具體的技術,那么你必須追究那種技術的背后站著誰。 擺蕩腿一出去就是直的,到位之后保持伸直。 擺蕩一開始就有高低胯,結束時在高位并腳狀態整個身軀主線條不但是傾斜的而且是彎曲的。 這些最基本的舞姿和做法,就是馬科斯和齊志峰/張震的做法。這些做法絕對不是個別問題,它們是整個體系中的奠基石。 那么這樣一個體系的核心思想和最高追求究竟是什么呢?它們背后的美學思想是什么呢? 是線條。 線條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壓倒一切。 不是不要板塊,而是不可以把板塊的重要性置于線條之上。 究竟誰領導誰? 在我這里,是線條領導板塊,線條領導一切,統帥一切。 半個月前我贈送我的女兒一首小詩如下。 偉岸喜舒展 無意巧玲瓏 雍容必大度 氣象自從容 可以御霜雪 可以成事功 人生有大美 盡在不言中 這也就是我的舞蹈美學思想了。 而在大多數人那里,居然是板塊高于一切,居然是板塊領導線條,其實在許多人那里,根本就沒有線條。他們只有板塊,只知道板塊。之所以大多數人的國標舞盡管很“正確”,幾乎“沒有破綻”,可就是不好看,就是缺乏美感,更談不上魅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的指導思想是板塊高于一切,他們缺乏線條意識。 板塊高于一切的思想,必然導致雕琢斧鑿,而雕琢斧鑿從來都是二三流藝術,甚至是藝術的沒落現象,是小家子氣的體現。中國的國標舞要走向世界,必須大氣磅礴,元氣淋漓,必須舒展偉岸,必須崇尚自然,不屑于“巧玲瓏”。輸掉了大局而去斤斤計較局部得失,不是偉大藝術家的胸懷和氣象。 我一直堅持認為在中國當前,齊志峰/張震的線條,或者說他們的氣象,是無人可比的。 我終于贏了。我的偶像沒有辜負我的熱愛,他們先是在威望僅次于黑池大賽的英國公開賽中贏得了職業新人組第六名,短短的兩個月之后,他們就在黑池爆炸了一顆精神原子彈。 我立刻想起了一九六四年的國慶節之夜,那個舉國歡騰的夜晚。蘑菇云升起紅戈壁!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是我一向的姿態。我公開聲稱我是線條派。現在,我更加理直氣壯的聲稱我是線條派。 在向齊志峰/張震致以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的同時,也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他們對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提供了雷霆萬鈞之力的強大支持,這種支持是所向無敵的,是戰無不勝的,是橫掃千軍的。 一盞紅燈照碧海 一團火焰出水來 紅燈高照云天外 火焰熊熊把路開 云來遮霧來蓋 云里霧里放光彩 風吹來浪打來 迎接親人歸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