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2日,楊麗萍第三部作品、大型衍生態打擊樂舞《云南的響聲》(以下簡稱《響聲》)將在錦城藝術宮演出3場。楊麗萍表示,《云南映象》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間歌舞,《響聲》則是“超民間的”,“視覺、聽覺、感覺都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讓我們靜靜聆聽“云南的響聲”,那些大自然的蟲鳴鳥叫、風吹草動、落花流水、電閃雷鳴,那些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喜怒哀樂…… 舞美今日深夜抵蓉 8日市民可免費參觀“鼓的祖先” 據主辦方省演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晚,在京的6場演出結束后,舞美已連夜裝車,通宵達旦趕往成都,演員們也將隨即乘火車抵蓉,6大卡車的舞美道具今日深夜將抵蓉,工作人員將連夜搭臺,其中一車將全是跟隨劇組南征北戰的大鼓!這些大鼓正是楊麗萍創作《云南的響聲》的靈感源泉。 早在兩三年前,楊麗萍就開始在醞釀創作一臺全新的演出,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中緬邊境熱帶雨林的許多原始部落里,看到了人們隨意丟棄的一種鼓。那是在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時代,人們用純手工制造的巨型樂器,最大的有三米多高!四條漢子也抬不動。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她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收集這種鼓。經過千辛萬苦,歷時9個月,用牛車拉、馬馱,再用汽車把幾十面大鼓拉回了昆明,堆放在一起,變成了一片鼓的森林。于是,她開始創作《云南的響聲》。 據介紹,從8日上午到演出開始前,錦城藝術宮劇場外都會擺滿這些高矮大小不一的大鼓,供市民免費參觀。從這些大鼓身上,大家能強烈地感受到那種屬于原始雨林的氣息,以及歲月滄桑。 在10日演出開始前,景頗族演員排當將穿著一身用數十種樂器做成的衣服,在劇場門前展示,他一會換一種樂器,能讓旱煙斗發聲,也能吹奏葫蘆。你如果不相信他的實力,還可以當場考驗,盡管挑稀奇古怪的樂器讓排當演奏,保證你一刻也不舍得離開。 妙不可言的“云南的響聲” 3噸麥子制造“太陽雨” 這僅僅是《響聲》妙不可言的冰山一角。整臺節目由《胎音》、《催生》、《太陽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鳥》、《最后的馬幫》、《喝醉了的鼓》以及《尾聲》8個章節構成。最原始的民間樂器表現最質樸的云南聲響,讓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比如每一個新生命在母腹內發出的“胎音”,就是舞臺上一個個紅衣人磨響手中小小的缽,缽逐漸達到共振,空間里充滿了一種神秘的音響,那是一個躁動于母體的胎兒攢足了力氣,準備一頭把生命之門撞開之前,心跳逐漸加快的聲音!還有民間藝人,他們隨手摘一片葉子就是嗩吶,扳彎一根竹子就是笛子,采一朵山花就能像喇叭一樣吹響,能把云南原始叢林中水聲、風聲、雨聲、雷聲逼真地搬到舞臺上。他們用3噸麥子制造“太陽雨”的奇景,他們的鼓里能倒出酒來,邊打鼓邊喝酒,人醉鼓也醉。 除了天地萬物發出的聲音,《響聲》也表現了生活在云南大山里的人們的聲音,不論是鋤頭釘耙,還是水車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幾乎都被當成樂器來演奏。被搬上舞臺的云南民族樂器有幾百件之多,其中聲音有三四百種。這些有感情、有生命的響聲是動人心魄的。 楊麗萍三段全新舞蹈 淋漓盡致展現母性之美 相較于“孔雀舞”的唯美、“荷花度母舞”的空靈,《云南的響聲》中,楊麗萍有三段全新的舞蹈奉獻給觀眾,在幾十面大鼓“催生”中扮演臨盆孕婦的楊麗萍;在薄霧的清晨手提兩個牛鈴、頭頂兩只牛角、踏著大鼓和牛鈴的交響節奏急舞而來的楊麗萍;在眾人酒醉的鼓點中,扮演復活母親的魂靈、與女兒且歌且舞喜極而泣的楊麗萍,將讓每一個觀眾感受到楊麗萍內心強大的力量,那最動人心魄的響聲! 楊麗萍向記者介紹說:“在第一場‘催生’中表現的那個難產而死的孕婦,一直讓我很感動。在曾經歲月里,女人生孩子,如過鬼門關,生死未卜。所以,民間有歌謠說:人生人嚇死人,娘奔死兒奔生?!?/p> 在第二段《牛鈴鐺》里,楊麗萍的形象,從孔雀女神的神秘悠遠,轉變成了踏實穩重的耕牛?!霸谖彝暧洃浿?,有一個聲音我印象極深,那時候梯田離家很遠,四五點鐘就要起床去趕牛,透過濃霧的陽光里,隱約走來了一大群牛,牛脖子上的牛鈴,云南人稱為‘牛哆?’,叮咚叮咚響成一片,牛角也逐漸清晰聚集在一起,多美的意境。至今一聽到那叮咚聲,就讓我回憶起童年的經歷,正是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創作了《牛鈴鐺》,這是一段大自然母性十足的舞蹈?!睏铥惼颊f。 楊麗萍的最后一次出場,在《喝醉了的鼓》里。太陽從酒桶里升起,男人們都喝得天昏地暗,在醉眼惺忪中,似乎看見了逝去的魂靈,那一位開場時難產而死的母親。一對陰陽相隔的母女盡情地跳著,令人動情。而飾演小女孩的小彩旗,就是楊麗萍的親侄女,楊麗萍設計了大量甩頭發的舞蹈,將用縷縷青絲去表現母女情懷。 本報記者 陳蕙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