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現(xiàn)場擺POSE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楊麗萍介紹《云南的響聲》 收到粉絲的禮物 羅羅撥四現(xiàn)場演奏 新浪娛樂訊 日前在國內(nèi)火熱巡演的楊麗萍《云南的響聲》8月11日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上演,7月22日下午,楊麗萍攜演員羅羅撥四親臨廣州,為演出宣傳造勢。羅羅撥四現(xiàn)場吹奏各種特色樂器,載歌載舞,讓一旁的楊麗萍也看得非常投入,謙虛聲稱在這方面羅羅撥四是自己的老師。 收徒弟?――“他們有時也是我的老師” 《云南的響聲》制作的班底和《云南印象》完全一樣,這些當年10多歲的演員如今都20多歲了,其中憑《云南印象》走紅的蝦嘎在這次的演出中會有一段精彩的“煙盒舞”,身背葫蘆的造型讓人過目不忘。 對于是否有再收徒弟的想法?楊麗萍透露想當徒弟的特別多,《云南印象》里很多和他們并不是傳統(tǒng)的師徒關(guān)子,有時候他們是自己的老師,像羅羅撥四啊,能吹這么多云南特有的樂器,這方面自己不大在行。 雖然在收徒問題上沒有正面回答,但在之前幾站的巡演上,楊麗萍和外甥女的精彩共舞讓大家看到楊麗萍舞蹈精神的傳承。對于外甥女的表現(xiàn),楊麗萍非常滿意,稱一個8、9歲的小孩能這么喜歡舞蹈,從4歲開始就喜歡跟著跳舞,趕都趕不走,很像當年的自己,除了舞蹈,覺得生活中其他都沒無趣。 編舞總有創(chuàng)新――“大自然、生活中取靈感” 對于《云南的響聲》和《云南印象》的不同,楊麗萍介紹當年是把云南所有的民族民間的歌舞集合起來,是他們這幫純正云南少數(shù)民族后人對祖輩的傳承。但在《云南的響聲》中,大部分是全新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很多沒有的節(jié)奏和動作,比如手提兩個牛鈴做舞蹈道具、自己為蝦嘎設(shè)計的葫蘆造型,都是前人想象不到的。 除了6米多的長笛、三米多高的巨鼓等樂器外,《云南的響聲》用多達3噸的麥子打造的神奇“太陽雨”等創(chuàng)意舞美也讓楊麗萍非常自豪。楊麗萍表示雖然自己沒有學習過編舞,編舞大師都在紐約,但自己擅長從大自然和生活中汲取靈感,比如觀察螞蟻,螞蟻傾巢出動的狀態(tài)被運用到舞蹈中,還有天上的云的排列等等。楊麗萍稱當自己站在臺下看舞美效果時,很自豪怎么天底下會有這樣的舞蹈隊形,因為這樣的編舞在平衡上是不存在的。湖水、梁曉云/文并圖 《云南的響聲》中的“世界之最” 敲打全世界最小的鼓――煙盒 《響聲》中的另一位主要演員――“蝦嘎”一直是備受楊麗萍器重,幾年前他在央視的舞蹈大賽中一戰(zhàn)成名,此后他曾多次與楊麗萍合作,這次在《響聲》中,楊麗萍為蝦嘎編了一段“煙盒舞”獨舞,蝦嘎只用煙盒伴奏,以一只雄性昆蟲的造型,盡顯雄性的身體之美。雖然很多人不明白跳的是什么,但觀眾卻認為那段舞真的嘆為觀止,蝦嘎不愧為楊麗萍的大弟子,這個被她從牛背上發(fā)現(xiàn)出來的哈尼小伙子,如今已經(jīng)是男版楊麗萍的雛形了。 最長的笛子――6米多 據(jù)了解,被搬到舞臺上來的云南民族民間樂器,大約有幾百件。葫蘆絲、蘆笙,還有造型奇特的“小笛子”,甚至牛鈴鐺、一片普通的樹葉,都是演員手中的樂器;不論是鋤頭、釘耙,還是水車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幾乎都被當成樂器來演奏。演員們除繼承少數(shù)民族原汁原味的樂器演奏外,還自己發(fā)明了不少樂器,比如演出海報上6米長的竹笛,就是用還帶著葉子掛著露珠的一整顆竹子做成,一男一女兩位演員分別在兩端吹響。 最大的巨鼓――三米多高 楊麗萍介紹:“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種鼓。那是云南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巧匠,用純手工制造的巨型樂器,最大的有3米多高!我認為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當時我就動了收集這些鼓的念頭。經(jīng)過千辛萬苦,我們好多人一起終于把幾十面大鼓從許多原始部落拉了回來!幾十面鼓堆放在一起,望過去就是一片鼓的森林,看著這些鼓,我創(chuàng)作《云南的響聲》的靈感也迸發(fā)出來了。沒有任何機械設(shè)備的時代,人們用純手工制造的巨型樂器,最大的有三米多高!四條漢子也抬不動。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堆放在一起,變成了一片鼓的森林?!?/p> 最多的葫蘆組成的樂器 而在多種樂器和響聲當中,場面最大氣勢最強最引人關(guān)注的主角,除了云南的“鼓”還有“葫蘆”,這兩種樂器都被賦予了“生命的響聲”的涵義。云南人把多籽的葫蘆,視為女性的乳房和裸體,并將它制作成吹奏樂器――葫蘆絲?!度干窆著B》中演員將葫蘆背在身上,大幕拉開呈現(xiàn)出一片黃燦燦的視覺沖擊,觀眾常因這陣勢而驚呼,可謂是臺上臺下響聲的對話。 最神奇的“太陽雨”――用麥子多達3噸 在“太陽雨”一場中,幾個男人把手中的竹片舞得像一個飛速旋轉(zhuǎn)的車輪,發(fā)出陣陣風聲;女人們捧起麥子,從雙手間漏下,落到簸箕里,發(fā)出由小到大的雨聲。僅這一場中所用的麥子就多達3噸。在這個場景當中,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彩旗,雖然個子是所有演員中最小的,可是她依舊賣力地表演著。 最多人的演出――100多人同時登臺 “每次做楊老師的節(jié)目,總是讓我又愛又恨。承辦本次廣州站的資深演出商李天如介紹說,“楊老師是塊金字招牌,深受廣大的觀眾喜愛。舞蹈節(jié)目創(chuàng)意十足,表現(xiàn)力十足,整體的節(jié)目更是好看,演出的質(zhì)量是毋庸置疑的,每次做她的節(jié)目,都是票房的保證。加上楊老師對演出商也好,就像交朋友一樣,這樣也讓我們特別喜歡接她的節(jié)目來做。但是,每次她也讓我們演出商很痛苦,一、楊老師的節(jié)目對場地的要求是最高的,找一塊能夠完全達到演出要求的場地非常困難。目前,整個廣州地區(qū)也就白云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的整體條件可以達到她的要求;二、演出陣容太龐大,從《云南映象》到《藏謎》再到《云南的響聲》,一次比一次升級,無論是道具,還是演出的團隊,每一次都是超越,這次的《響聲》的演出團隊更是夸張的達到近150人,這個也讓我們做接待工作的很頭痛啊!三、為保證演出資料,在舞美(燈光、音響等)上面更是追求登峰造極,需要我們在當?shù)仡~外提供大量的硬件設(shè)備,哎!真的是每次都讓我們很痛苦,但是,我們還是很愿意引進她的節(jié)目來做。因為,楊老師的節(jié)目才真的是能夠接受市場檢驗的節(jié)目,我們做的很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