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在滬接受記者采訪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林懷民是個傳奇人物。大學新聞系畢業的林懷民36年前創辦了臺灣第一個現代舞劇團云門舞集。之后,云門的《白蛇傳》、《流浪者之歌》、《紅樓夢》、《九歌》、《水月》等舞蹈作品走遍了世界。如今,林懷民帶著最近的代表作《行草》開始云門舞集的第七次大陸巡演。昨天,在東方藝術中心與林懷民促膝交談,發現這位年逾花甲的舞者依然話鋒機敏、幽默睿智。 今天,《行草》將在蘇州演出,演出間隙,他還要排演新作《聽河》。這是怎樣一部新作呢?林懷民說,他也不清楚。或許,他想表達“逝者如斯”的感慨,他為這部作品戴上了堅固的“鐐銬”――舞臺上不許有“水”。其余構思還是模糊的。他說,如果創作是兩點一線那么清晰,途中的風景就全錯過了?!缎胁荨繁闶侨绱?。從王羲之、懷素、蘇東坡的書法里,林懷民找到了舞蹈的靈感。凝神聚氣、曲線流動、虛實相映,書法與舞蹈氣韻相通。舞臺上,舞者有行書的精密細致,也有草書的狂野奔放。每兩年都會排出兩三部新作,年過花甲的林懷民依舊靈感不斷。創作靈感哪里來?――“我胡思亂想出來的?!绷謶衙裾f。有時,他會關了手機,一個人跑到山上胡思亂想,否則他就“活不了”…… 因為靈感不斷,林懷民并不像很多藝術家那樣“寶貝”自己以前的作品,他把“成品”丟給了舞者:“我恨不得把以前的作品趕快忘掉。我必須忘,忘了我才能更好地玩新作品?!庇谑?,舞者有時集體“欺負”他,把一個作品演“擰”了,林懷民坐在臺下,卻渾然不知,或許他正“胡思亂想”新作呢。 然而,對于這些偶爾耍耍惡作劇的舞者,林懷民卻是滿心歡喜的,他說他崇拜他們,是他們讓他的“胡思亂想”有了生命。他不讀舞評家的評論,不參加“排排坐”的會議,卻由衷地尊重舞者們的肢體表達。因為崇拜和尊重,林懷民“胡思亂想”出來后的作品,舞臺呈現都極為嚴謹,每一個步子、每一處呼吸,都是嚴格固定的。“我嚴謹,因為我手里抱著的是100多位舞者的青春?!贝丝?,林懷民很嚴肅。 本報記者 張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