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T演出劇照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ABT演出劇照 惹火的西班牙風情,眼花繚亂的揮鞭轉,絢美的舞臺背景,一場來自美國芭蕾舞劇院(ABT)的《堂吉訶德》并沒有因為是下午場而失去觀眾的追捧,作為回饋,當然是鮮花、贊嘆與掌聲。 在11月12日到15日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表演日程中,9位首席明星、80位實力舞者、130多人的龐大陣容,成就了ABT建院70年來在亞洲規模最為宏大的一次表演。“我們的服裝布景甚至從幾個月前就開始裝箱打包。”ABT總經理戴維蘭斯基說道。 混搭表演惹人愛 ABT造訪北京不僅在京城芭蕾圈引起了轟動效應,更有不少鐵桿芭蕾粉絲從上海、福州等全國各地紛紛組團前來進行一場芭蕾朝圣。一位觀眾兩個月前就買好了票:“聽我在美國工作的女兒說,ABT在美國的演出一票難求,因此她一直沒有機會在現場觀看。現在在國內就能親眼看到他們的精彩演出,真是太幸運了!” 經典的劇目與新穎的舞臺呈現方式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員在畫里面穿行,后面的背景卻在敞亮的燈光下進行了無縫大挪移,在《堂吉訶德》的開場中,觀眾們的疑問伴隨著前臺紗狀的幕升起來才消散,原來,他們的表演本來就是在一個輕薄微透的紗幕之后。 相同的驚喜也出現在了ABT《當代芭蕾集錦》中,在最后一個舞蹈《凡事不可一蹴而就》開始前,大幕徐徐升起,一個完全開放式的舞臺呈現在觀眾面前,工作人員在舞臺中央貼上一層白色膠帶,演員在做著最后的伸展練習,沒有臺前也稱不上幕后,而后的表演,燈光打在舞臺中央,白色地面瞬間變成一個白色的熒光屏,引出了不少觀眾對舞臺形式的贊嘆。而這個由4個小節目組成的集錦表演中,其中的3個節目也才剛于10月在紐約首演。 而這種古典芭蕾經典劇目與現代芭蕾小節目相搭配,整劇與Gala相配合的屢試不爽的嘗試讓大劇院摸索出了一條引進的路子。曾到訪國家大劇院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等都有芭蕾舞集錦的策劃,既為觀眾呈現芭蕾主要流派中知名院團的看家作品,同時也反映各團在現代芭蕾上的最新成就。國家大劇院演出部負責人李志祥表示:“現在國家大劇院對劇目的選擇、市場的判斷已經贏得了觀眾的信賴,而整劇加Gala的這種形式也得到觀眾的追捧。” 栽得梧桐引鳳來 正如國家大劇院新聞發言人鄧一江在介紹ABT首次中國之行時所言:“如果說ABT是一只金鳳凰的話,國家大劇院就是一棵梧桐樹。”國家大劇院運營近兩年來,已有來自世界各地多個頂尖舞團云集在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芭蕾舞團、瑞典皇家芭蕾舞團、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英國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德國慕尼黑芭蕾舞團等,這些雄踞世界芭蕾舞壇之巔,代表著浪漫、古典不同風格的舞團,紛紛出現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舞臺的芭蕾舞臺板上。 2008年6月26日,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女演員塔瑪拉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創造了“揮鞭轉”的世界奇跡――連續旋轉42圈,而大多數舞者的紀錄為32圈。 不少業界人士還注意到,同其它來國家大劇院演出的舞團一樣,此次ABT使用的芭蕾舞臺板仍為國家大劇院的芭蕾舞臺板。作為足尖上的藝術,演員足尖立起時,舞鞋與芭蕾臺面接觸的面積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因此芭蕾舞是所有舞臺藝術中對臺板要求最苛刻的,臺板質量的差異能左右一場演出的藝術水準,甚至影響一個芭蕾舞演員的藝術生命,“世界頂尖舞團啟用大劇院的芭蕾舞臺板,不僅意味著國家大劇院芭蕾舞臺板的專業,也意味著他們對大劇院的極度信任。”國家大劇院舞臺技術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優秀的舞臺設施已經讓ABT舞團總經理大衛蘭斯基開始期待下一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我在ABT工作23年的時間里,走遍了全球各地。我敢說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設施是絕對一流的。” 精品常駐育市場 11月15日下午,國家大劇院1號排練廳,大劇院舞蹈藝術總監趙汝蘅女士正在做一場題為“鋒芒初露――與中國芭蕾明星的對話進行時”的普及講座,現場300余名芭蕾愛好者的熱情讓趙汝蘅女士甚是感動,作為大劇院舞蹈類節目的把關人,名團、名作、名人成為了她選擇劇目上演的黃金法則,趙汝蘅解釋:“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墊起最優秀作品這個臺階,讓公眾知道也感受到國家大劇院的舞蹈項目的高品位與高水準,這樣才能夠吸引他們走進劇場,了解并進而喜歡芭蕾藝術。” 李志祥也表示:“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我們肩負著向老百姓推廣介紹西方經典劇目的重任。首先我們選擇最具有典型性的藝術門類,根據這個門類再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風格,然后選擇這個風格下最具典型性的團體以及該團的典型性劇目。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持續的努力逐步培養起我們自己的芭蕾舞市場和觀眾。” 在高品位、高水準的演出路線上,國家大劇院嘗試與世界頂級劇院建立長久友好的合作,同時也根據世界知名院團提前兩年制定劇目創排計劃的情況,提前制定演出排期計劃,確保能夠挑選到知名院團的典型劇目。如今國家大劇院已經同英國皇家歌劇院形成了一個基本約定,每兩年左右來大劇院演出一次。 與此同時,對觀眾的藝術普及教育也被列入了演出部引進劇目的通盤考慮之中。英國皇家芭蕾舞團來大劇院演出之前,大劇院就會與之商定普及講座、舞蹈工作坊、大師課、公開排練等一些藝術普及教育活動,以開拓廣泛渠道推動芭蕾藝術的普及與發展。 “芭蕾是我們最為關注的表演藝術形式之一。目前我們已經進行了有效的積累。未來我們會在時間點的選擇、劇團劇目的搭配、普及教育活動等更加細致的地方投入更多的精力。”李志祥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