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她帶著對舞蹈的執著追求毅然離開哈爾濱,36年后,她率中央芭蕾舞團紅色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回到闊別許久的家鄉——她,就是現任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黑龍江籍舞蹈家馮英。
10歲“闖”京城 在很多人看來,芭蕾藝術的高雅正如周敦頤筆下的蓮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馮英憑著對舞蹈近乎癡迷的愛,讓芭蕾藝術通過自己旋轉的足尖散發出沁人芳香。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馮英,從小酷愛跳舞。1973年馮英10歲時,她如愿以償地成為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的學生,并憑著她對芭蕾舞的熱愛經受住了艱苦的訓練。 馮英說,在那個浮躁的年代里,能堅守著心中的一方凈土,盡管偶爾有些寂寞“那也是心甘情愿的寂寞”,對藝術執著的熱愛讓她享受著這份寂寞。用她自己的話說“芭蕾帶給我的精神快樂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
復拍后的第一個“瓊花” 在校期間,作為芭蕾舞演員,馮英的身材條件不太突出,在眾多同學中,她難以引起老師的注意。于是,倔強的馮英便多了幾倍于他人的刻苦與勤奮。芭蕾舞的高速旋轉、大跨度騰空,都要求演員有良好的腳尖功夫,馮英除了正常訓練外,還額外增加訓練量,幾乎每次都練到雙腳麻木,腳尖失去知覺。就這樣,6年過去了,憑著優異的畢業成績,馮英正式進入中央芭蕾舞團,馮英告訴記者,畢業時她首次登上舞臺所跳的第一場芭蕾舞是《天鵝湖》。1982年,馮英被派往法國巴黎歌劇院進修一年。回國后,呼吸過巴黎藝術氣息的馮英,以扎實的藝術功底、近乎完美的技藝投入到表演中,先后主演了多部大型古典芭蕾舞劇。 1992年5月23日《紅色娘子軍》在停演10年后,做恢復后的第一場演出,馮英被選演“瓊花”一角,演出期間馮英時常要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病痛折磨。14歲時,她腰部挫傷,留下病根,主演《紅色娘子軍》時,疼痛達到了難以忍受的境地,她的腰椎側彎、旋轉,第四、五節腰椎長死,胯部傾斜,患上了腰椎綜合癥。至今仍受腰部傷痛困擾的馮英微笑著說:“我從不覺得這些是負擔,反而變成了我前進的動力,我需要不斷尋找適應這一切的方法,我太熱愛芭蕾表演藝術了。”
借龍江舞臺展芭蕾藝術 1997年,35歲的馮英走下她熱戀的舞臺,轉做幕后指導老師,她手把手地對年輕演員進行培訓。同時,她還要抽時間做演員的思想工作,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與演職員隨時隨地溝通。不懈努力終有回報,她帶領由中央芭蕾舞團年輕演員組成的比賽小組,多次參加國際芭蕾舞大賽且多次獲得金獎。 馮英告訴記者,這次將《紅色娘子軍》帶進黑龍江是她多年夙愿:“哈爾濱芭蕾人才眾多,在全國都居前位,我們希望借這臺演出,繁榮這里的市場,讓更多的人走進劇場欣賞芭蕾藝術。從與芭蕾結緣的那一刻起,我總是想為打造自己民族的芭蕾精品、繁榮中國的芭蕾事業工作,這是我的幸運。”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兼藝術總監、芭蕾大師,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
1979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1980年進入中央芭蕾舞團任主要演員。1982年被派往法國巴黎歌劇院進修一年。留法期間,曾受著名芭蕾大師、編導Maurice Bejart、Rosella Hightower等名師指點,特別是1985年主演著名的芭蕾大師Rudolf Nureyev編導的《堂吉訶德》,至今受益非淺。1986年10月作為客座藝術家與巴黎歌劇院明星同臺獻藝,戴愛蓮先生稱此為“巨大的榮譽”。
進入中央芭蕾舞團以后,演出了劇團所有中外芭蕾舞劇及大量代表性精品,如: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唐吉訶德》、《吉賽爾》、《希爾薇婭》、《睡美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及中國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魚美人》、《林黛玉》、《楊貴妃》、《雁南飛》等,及芭蕾經典作品《小夜曲》、《雷蒙達》第三幕、《古典女子四人舞》、《紫氣東來》、《天鵝之死》、肖斯塔柯維奇《第二鋼琴協奏曲》、德沃夏克《四首浪漫曲》、《黃河》、《覓光三部曲》等。曾隨團出訪過歐美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985年獲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女子獨舞一等獎。1987年獲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雙人舞一等獎。從1996年至現在任中央芭蕾舞團芭蕾大師、總排練者。
1997、2002年,作為指導老師和領隊,分別帶領兩組演員參加莫斯科第八屆國際芭蕾舞比賽和日本第四屆國際芭蕾舞比賽,女演員皆獲金獎。自擔任總排練者以來,先后作為俄羅斯專家、丹麥學派專家、瑞典編導的助手,排演了《海盜》、《仙女》、《梁祝》、《春之祭》等作品。作為中方總排練者,與法國著名編導大師羅蘭•佩蒂合作排演了法國芭蕾經典《卡門》、《阿萊城姑娘》、《年輕人與死亡》、《搖滾芭蕾》等作品。從1997年至今致力于芭蕾舞團的指導、教學、排練工作,為劇團培養了眾多優秀的女演員。
1999年,與其他年輕編導合作,根據柴科夫斯基的舞劇音樂《胡桃夾子》,編導了中國版本的大型舞劇《胡桃夾子》,在上海首演獲得很大成功。 2001年至今,負責排演了《練習曲》、《淚泉》、《希爾維婭》、《吉賽爾》等作品,參與創作了中芭2003版《天鵝湖》。并擔任了文化部慶祝晚會編導工作,排演如:《芭蕾王子》、《春天的故事》、《從此銀河不再遙遠》。
曾擔任國際芭蕾舞比賽評委,全國舞蹈大賽評委,CCTV舞蹈大賽評委,北京舞蹈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四個一批”人才。1998年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