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至30日,大型衍生態舞蹈《云南的響聲》將登上煙臺大劇院的舞臺,繼續它第二輪的全國巡演。據悉,放牛娃出身的主演蝦嘎跟隨楊麗萍學舞幾年來,已經成為成熟的舞者,如今的他不僅要跟隨“響聲”巡演,還分別收到了2010年央視春晚和北京臺春晚的邀約。
據悉,哈尼族小伙子蝦嘎原本是個放牛娃,17歲那年被楊麗萍發掘并帶進團隊。他在舞蹈方面獲得楊麗萍真傳,進步非常快,先后兩次在荷花杯全國舞蹈大賽中獲獎,去年又拿到了CCTV舞蹈大賽銅獎。他那具有“唯一性”的舞蹈風格不僅引起業內專家的關注,還吸引了春晚導演的目光。近期,蝦嘎分別收到了2010年央視春晚和北京臺春晚的邀約。他為央視春晚準備的節目是4分鐘的“老虎鼓”,將在北京臺春晚演出的則正是《云南的響聲》中的“煙盒舞”。據楊麗萍介紹,蝦嘎的“煙盒舞”比傳統煙盒舞更特殊,節奏和肢體表演也更加豐富。從仿生態的角度看是融入了螳螂的姿態,藝術和技術上都超越了民間流傳的版本。
從去年6月首演至今,《云南的響聲》受到了全國觀眾的一致追捧,已經在20多個城市演出了50多場,第二輪巡演將前往包括北京、煙臺在內的10個城市,計劃演出20余場。此外,今年3月和5月,《云南的響聲》還將赴香港和日本演出。《云南印象》和《云南的響聲》都受到觀眾喜愛,楊麗萍很欣慰,但對于如何保護這種民間文化不斷地流傳下去,她坦言,“就像在我的家鄉,人們生病不會再去跳面具舞驅魔,生孩子也不會再打鼓催生,傳統的生活形態已經消失,依附于它的文化也會消失,如何將這些保留下來,我也沒什么好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