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2月3日至6日和8日、9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漢堡芭蕾舞團諾伊梅爾版的《茶花女》雖不及《天鵝湖》、《睡美人》那樣為觀眾熟知,但是在20世紀的芭蕾史上,這部作品也絕對算得上是一部少有的佳作。與那些場面恢弘的古典芭蕾不同,《茶花女》勝在一種細膩的舞蹈的抒情——用足尖撥動每個人心底最脆弱的那根神經。
約翰·諾伊梅爾是如今在世的編舞名家中,為數不多的仍然有能力編排整晚長度的大型敘事芭蕾的編導之一,然而諾伊梅爾并沒有僅僅滿足于做一個戲劇芭蕾的“繼承者”,而是成為一個“發展者”。芭蕾舞劇《茶花女》采用了與原著一樣的倒敘手法進行敘述,同時穿插了“閃回”的畫面和插敘的表現形式,這種手法盡管在文學作品中很常見,但在芭蕾舞劇的創作中則算得上是創舉了。
劇中還有一個構思非常巧妙的亮點,就是將原著中“小說《曼儂》”這一元素巧妙地轉化為“芭蕾《曼儂》”的形象,借用了英皇名將麥克米倫的“老經典”來成就這個“新經典”,將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通過這一角色在舞臺上進行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