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女,中國青年舞蹈家,“文華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曾在三部舞劇中扮演過主角:《瓷魂》中的瓷靈、《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紅河谷》中的丹珠。是奧運會開幕式中唯一獨舞《絲路》的A角演員。在離奧運會開幕只有十天的時候,在彩排中受傷。
劉巖說: ·媽媽看著我疼,恨不能替我,這種無奈比我的痛痛苦百倍。 ·最壞的現實都接受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孩子如果能得到適當的美育教育,藝術可以讓他們愉悅,會讓他們善良,追求美,說不定還可以減少犯罪的。 ·我不覺得壓腿會比背公式學語法苦多少,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苦”,要追求自己的夢想總要付出的。 劉巖呈現給公眾的形象永遠如清晨般明媚清新。圖片由劉巖本人提供 見到劉巖時已是晚上將近九點,她剛結束英語外教課。輪椅上的劉巖略顯疲憊,但端莊優雅,淡雅的妝容,知性的黑框眼鏡,一襲黑衣配著紫色暗格的圍巾,笑意盈盈款款而來,雖然采訪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仍是要使勁眨巴眼睛確認我眼前這個親和的女孩就是那個經歷了暴風雨洗禮的優秀青年舞蹈家。
癡愛舞蹈:折翼天使初衷不改 2009年11月16日,《最黑的夜最亮的燈》讓喜愛劉巖的觀眾既高興有感動,高興的是又看到劉巖又出現在舞臺上,感動的是輪椅上的劉巖用心在表達她的內心。劉巖說起自己回到講臺的體會,她說:“舞蹈也像語言,每個肢體動作就像一個字一個單詞,連貫起來是要表達舞者內心的思想的,腿的不便雖然限制了很多動作,但很多東西不一定非要腿部動作表達。”舞蹈是語言,形象的比喻,真正的舞者用舞蹈表達思想,怎么會有舞臺的限制?
劉巖9歲離開家鄉內蒙古,獨自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習舞蹈,小小年紀獨自在外所受的苦可想而知,當我問起她學習中的苦和難,這個可愛的女孩笑笑地說:“沒有吧,自己喜歡就不覺得苦了,要不就是那時候小,苦了累了哭過就忘記了,不知道什么是苦吧。”很多孩子在家長的強制下學鋼琴學舞蹈,最終很多人放棄,而這個纖柔的女孩能如此舉重若輕,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了。
對于現在很多孩子選擇藝考道路,很多畢業以后就放棄了,對此劉巖說:“我覺得沒什么啊,高考還是很難的,考生和家長都是為了高考,都挺不容易的。”她真誠地建議備考的藝考生,放輕松是最重要的,可能動作不是最完美的,但是真正投入感情地輕松去做才能更打動主考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