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主要分為兩種:以肋骨升降為特征者稱“胸式呼吸”;以膈機活動為特征者稱“腹式呼吸”。但人體呼吸一般多以混合呼吸的形式出現。 舞蹈離不開正確的呼吸,在做肢體“打開”運動,肢體所有向上方的運動,如踢腿、慢臺腿、由府身到抬起軀干以及所有起跳動作時,應配合吸氣;相反,在下蹲、肢體下落或跳起落地時,則要配合呼氣;下腰時要配合呼氣;做空中大舞姿跳時,起跳前要深吸一口氣,蹬離地面瞬間要閉氣,以產生猛烈的爆發力,使身體在空中展現舞姿。如果沒有好的吸氣、閉氣,起跳后就呼氣,就不會有強大的蹬地力量,身體空中停留時間短促,動作不能充分完成,影響動作質量。 舞蹈中正確的呼吸方法:吸氣時,腹部肌肉處于良性的緊張狀態,既不向里緊收,也不向外挺出,同時使胸腔向兩旁擴展;呼氣時,小腹仍保持良性收緊,只有這樣,才能使形體表現始終處于自然、可控的狀態。 教學課題:舞蹈中的呼吸 教學目的: (1)在基訓中運用呼吸,以更好地訓練學生軟開度。 (2)學習舞姿組合《大海啊,故鄉》讓學生體會呼吸對舞蹈動作的修飾作用。 教學重難點:呼吸與動作的協調配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授新課。 1、舞蹈是以肢體語言塑造藝術形象的一種表現美的藝術。俗話說:“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沒有”,所謂“有沒有”是指舞蹈有沒有藝術性和規范性,今天我們來學習影響舞蹈藝術性和規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穩均勻,而前者是有彈性,有韻律,有節奏的,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平穩,如何掌握運用呢?是一個堅持不懈的訓練過程,現在讓我們在壓腿組合中初步體會一下在基訓中如何運用呼吸。 2、把桿組合《壓腿》。 預備:45度面對把桿單手扶把,單背手,小八字腳位。 前壓腿:動力腿外開,雙腿繃直,身體正對,脊柱拉直,肩線與動力腿成90度,前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保持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前額觸腳背。 旁壓腿:在前壓腿的基礎上,換手扶把,轉體180度,身體與兩腿成一個水平面。旁壓時,以胯為軸心,上體保持平直,向動力腿折疊。用耳觸腳背。 體會運用呼吸:壓、呼氣;立、吸氣(反復練習、體會)。 作用:身體線條更易拉長,動作具有彈性,避免了僵硬和拉傷肌肉,提高了動作質量,更有利于軟開度的練習。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樣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我們的動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韻律感,更富有藝術表現力,下面學習的舞蹈組合《大海啊,故鄉》會讓大家學習到舞蹈表演中如何運用呼吸。 (1)身體的呼吸(吸氣時身體拉長展開,呼氣時身體收斂內含)。 (2)頭的呼吸(指頭時吸氣,低頭時呼氣,轉頭時先吸后呼)。 下一頁 本文共 2 頁,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