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對,讓你們的下巴盡量貼近自己的腳尖…”隨著老師的喊聲,一群正在壓腿的孩子們吃力地繃直了自己的身體。練習人數眾多——從門外乍眼望去,舞房里一片黑壓壓的小腦袋。這是記者在洪都中大道的一家少兒培訓中心看到的場景。
每到周末、假期的早晨,家長們便會陸陸續續送孩子過來,這些孩子看上去大多睡眼惺忪,有的則哭喊著要回家。該培訓中心的侯老師向記者介紹:“大概從200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家長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培訓中心訓練,每年培訓班派出參賽的隊伍也越來越龐大,其中最小年齡的才3歲。”據悉,少兒參賽人數正以每年10%~20%的比率在增長,體育競技舞蹈日趨低齡化已是近年凸顯的一個特點。
不要盲目讓兒童練習體育舞蹈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少兒體育舞蹈培訓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追捧?記者隨即和家長們攀談起來。“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不讓孩子從小培養一門特長多拿些證書,以后怎么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呢?”一位家長如是說。“孩子從小學起,也是為了將來他們有好的氣質,防止長胖!”
而有的家長則是因為聽說獲獎能夠讓孩子在中高考時加分。對于這一點,記者特別咨詢了江西省體育舞蹈協會秘書長,他表示這“純屬子虛烏有”,他還提醒家長不要盲目趨利而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
六歲半以下孩子不宜學體育舞蹈 據統計,在2007年參加專業舞蹈培訓14歲以下兒童占總培訓人數的60%,2008年增長到了65%,2009年則超過了70%,呈階梯式上升。競技類體育舞蹈日漸低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從小學習舞蹈是否真的就有利于少兒的成長和身心發展呢?為此記者專程拜訪了從事了十多年體育舞蹈教學的余愛華老師,余老師告訴記者,孩子從小接受體育舞蹈的培訓無疑對他們的智力發育等會有幫助,但是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差,感覺到難學就容易對體育舞蹈失去興趣。
她告訴記者:“我覺得讓太小的孩子吃這苦是磨滅天性,而且還會影響他們身體發育,過早地拉開韌帶會阻滯他們長高。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余老師建議6歲半到7歲以后的兒童可按他們的興趣循序漸進地開始學習體育舞蹈,訓練量不宜過大,主要還是以培養興趣為主。
家長應慎重選擇“習舞”培訓機構 在少兒體育舞蹈發展日漸火熱之時,很多人看到了體育舞蹈低齡化背后存在的巨大商機。私人辦的培訓中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經調查,在南昌市就幾十家。這種“繁榮”的景象不得不讓我們考慮其背后的隱患。
據悉,南昌市的少兒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良莠不齊。而收費從一年近萬元到300元以下的都有。而部分舞蹈學校的師資能力,也很值得懷疑。記者調查發現,有些培訓機構的老師也許只學了幾個月舞蹈,會扭擺幾個動作,就自稱是專業教師。
“我做裁判很多年了,以前在一場比賽后常遇到一些家長和小孩因不滿評判結果而到組委會鬧。據我所知,這大多來源于有些老師對家長和小孩的忽悠和教唆。”江西省著名拉丁舞裁判員喻新老師義憤填膺地說道。
那么,家長們該如何去鑒別這么多的培訓機構和這么多的體育舞蹈教練呢?省體育舞蹈協會秘書長告訴記者,合格的老師都有體育舞蹈協會及體育總會頒發的證書。建議各位家長選擇“習舞”機構時注重老師的證書,慎重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