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藤 任何運動都離開不了幾何力學原理,缺乏了合理的力學,做不出準確的動作來。舞步的運行,兩足的交替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到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互相交替,只不過兩腿膝蓋不一定垂直而已。跳摩登舞的時候,除了身體豎直之外,(架)的擺正被視為首要條件;任何步型和動作都離不開(手架),離開了固定(手架)的舞蹈就不是摩登舞的范疇,所以,學習舞步之前就得學好擺(架子)。 我們擺(手架)時,不僅要注意它的外型,而且,要注意它的內涵。一位老一輩的世界冠軍在黑池(UK)講學中,要我們不光是注意外形,還要注意它的力學結構,只有掌握其結構的內在特征,在運動時,我們才能把身體各部控制得穩妥;否則,(手架)容易產生或多或少的不同情度的變形。說到(手架)的力學結構,可以分成A、B、C三組六個三角形: A、1頭頂至左右手的手肘是(上邊)等邊三角形。
2中腰至左右手的手肘是(下邊)等邊三角形。 B、3左肘至頭頂及大椎是(左上)對稱直角三角形。 4右肘至頭頂及大椎是(右上)對稱直角三角形。 C、5左肘至大椎及中腰是(左下)對稱直角三角形。 6右肘至大椎及中腰是(右下)對稱直角三角形。 運動時,保持外表的幾何圖形固然重要,但是,維持內在的力學結構更是必不可少;有了內外的結合,才可以使外形美觀大方,又可以維持力量的均衡和姿態的穩定。如果改變了力學結構,就會破壞了協調性,就會力不從心。 手架的穩定,沒有肌肉的力量的支持是不成的,但在移動步法中,先靠肌肉的支持,會做成不同程度的僵硬;因此,必須熔入意念,使內氣運行貫通全身,這樣,就不會因為身體某部肌肉(固定),而影響了其它肌肉的工作。用意念的方法,在頭頂通過脊椎的連結,把兩肘輕輕吊起,就像上海的浦東大橋的鋼索,由于頭頂有一種意念的反作用力,頭頸就能自然直豎,不會僵硬,同時,(手架)的手臂又能緊中得到適當的放松,另外,兩手肘通過脊椎的連結,可使中腰往上拉起,不至于為了把身體拉長腰部往上挺,做成腰部緊張,這樣,在互相連結下,就能一氣貫通。 邁步與動作,又須注意由腰脊發力,只是腿部帶動身體移動,就會或多或少破壞了平衡,雖然手架的外表不一定會產生變形,但身體的重心就不能垂直,左右就不能對稱,最明顯的表現是肘下這一對三角形產生了變形。所以,發力時要注意身體中正不偏,力由脊發,這樣,才能確保力學結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編輯:袁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