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選修的課程是舞蹈鑒賞,在這六周的課程中。老師陸續給我們看了不少著名的舞蹈。如黃豆豆的《醉鼓》,《秦俑魂》···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楊麗萍的舞蹈《女兒國》。
最后一次課上,有幸觀看到楊麗萍的大型舞劇專場《云南印象》。一出場便是在月光照耀下,舞者運用自己肢體的輪廓讓人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美麗以及通過集體的力量表現出的藝術魅力。緊接著是楊麗萍頗具盛名的經典之作《雀之靈》,在這段舞蹈中,她仿佛化作一只偏偏起舞的孔雀,向人們展示著它的栩栩如生···之后是楊麗萍的另一部優秀作品《女兒國》。
“太陽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乍一聽到這音樂時,真令人毛骨悚然,感覺陰沉極了。還在想難道云南主流音樂就是這樣的么?經過老師的講解,明白了這段伴奏是楊麗萍用云南民謠調子唱的,深沉的嗓音讓人內心一震。舞蹈中反應的應該是云南女人的日常生活。但我覺得,它也折射出所有女人的生活。在這段舞蹈中,舞者們都是佝僂這身軀的,極大復讀的前傾或后仰,甚至匍匐在地面上,表現出中國女人卑微的地位。在她們柔弱的身軀里,我看到了一種被牽絆住的美,一種源自亙古的犧牲精神。
看完《女兒國》,不免深深的感動。女人似乎永遠都在忙于勞動。從來都不為自己考慮,似乎也沒有時間和精力為自己考慮,全身心的為家人犧牲了自己的一切,而這種犧牲精神亙古有之,并且延續下去。
從最原始的母系社會開始,女人便勤于勞作,大為國,小為家,著實是歇不得。再到現代社會,所謂“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就是用來描述女子的。最現實的例子就是母親的例子,在外需忙工作,在家得忙家務。作為女子,吃不得苦,就不會有幸福的生活。我被舞蹈中所體現的那種無私奉獻之情深深折服,欽佩不已。
整支舞蹈都處在昏暗的燈光下表演,女人們頭戴斗笠,從天未亮就開始勞作,所有舞者都是赤腳,很真實的反應了當時的生活狀態。隨著動作的加快,音樂節奏也越來越急促。此刻,燈光,音樂,肢體動作完美結合。
《女兒國》讓我們見證了女人的偉大并非只是積極的迎接生活,改變生活。默默的承受生活亦是另一種悲壯的偉大。這只舞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和震撼,更凈化了我們浮躁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