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沈培藝 明天,舞蹈藝術(shù)家沈培藝與濮存昕聯(lián)手打造的舞蹈詩《夢里落花》將在國家大劇院亮相。目前正在緊張排練的沈培藝表示,這部戲?qū)τ谟^眾而言堪稱各取所需,“了解沈培藝的看沈培藝,喜歡李清照的看李清照,誰都不了解的,看美?!?/P> 盤腿坐在排練廳的凳子上,長裙的裙裾散落在地板上,揮汗如雨的排練之后沈培藝很是愜意地跟記者說著這部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近一年的作品。從去年5月接到大劇院邀請至今,這個脫胎于曾轟動日本的《易安心事》的作品如今已經(jīng)更名為《夢里落花》,由沈培藝親自操刀的劇本目前已易了65稿,直到現(xiàn)在她方才感到滿意。已經(jīng)從事多年舞蹈事業(yè)的沈培藝,用心去揣摩李清照的心理,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滲透著自己對這位大詞人的獨特理解和情感,劇中選用的音樂也是沈培藝從中國古曲和西方交響樂中精挑細選出來重新編輯。 以往舞臺上所謂的“舞蹈詩”大多是詩化的舞蹈,《夢里落花》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舞蹈詩,因為其中選用了十余首沈培藝認為“最李清照”的詩詞,到時候濮存昕將同臺朗誦《聲聲慢》《點絳唇》《如夢令》等千古名篇。“觀眾有沒有看過李清照的詞或者懂不懂都沒關(guān)系,只要到場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解沈培藝的看沈培藝,喜歡李清照的看李清照,誰都不了解的,看美。” 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中,先后6次,她強忍著,沒有讓淚水流出眼眶,又兩次大笑,前仰后合,酣暢淋漓。 這是一次艱難的回憶。 少年時就形成的高傲與自卑,AB型血人特有的理性和苛刻,面對藝術(shù)容不得沙子的“對己馬列主義”,讓她每次面臨選擇當發(fā)現(xiàn)所有的路都不適合自己時,就干脆什么也不干,等在那里。好友、著名舞蹈編導張繼鋼評價:她永遠站在十字路口上。 這就是我國著名舞蹈家沈培藝。 明天,她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自己蟄居10年后推出的新作《夢里落花》。身兼編劇、導演、編舞、演員、音樂編輯等多個角色,她完完全全沉浸在李清照的世界中,釋放生命的情感。
11歲,清高相伴自卑 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沈培藝很難接近。她就像林黛玉,不怎么說話,說出來的,也常常沒好話。 “年輕時很不會與人相處,我是個特別孤傲的人,集清高與自卑于一身?!?/P> 清高,是因為她才華出眾,而自卑源自家庭出身不好。 沈培藝的童年是在武漢歌舞劇院、楚劇團、湖北話劇院三個單位合成的大院里度過的,她在紅小兵宣傳隊里學會了跳舞,耳濡目染明白了戲劇表演。1978年,她報考北京戰(zhàn)友文工團,考了全國第三名,卻遲遲等不到錄取通知。一位長輩(后來成了她的婆婆)就說,“你就看窗外的喜鵲吧,喜鵲來的時候通知書就來了?!币痪浒参康脑?,讓培藝真的天天在窗口等喜鵲。有一天,喜鵲真的來了,培藝收到了一封信。 “這封信我到現(xiàn)在都留著。”兩顆大大的淚珠逼向眼眶,培藝使勁睜大眼睛忍住,停了幾秒?!靶攀菓?zhàn)友文工團的一位領(lǐng)導寫的,幾乎就是表達一種歉意,說孩子是好孩子,非常好的舞蹈苗子,但是非常抱歉,因為政策不允許,我們想了一切辦法,但是沒能……” 那年,培藝11歲。 收到那封信以后,培藝很長時間就不再講話了。“我明白了,家庭出身不好導致我沒有權(quán)利跳舞?!?培藝的個性,一下子從活潑開朗變得自卑。 “僅僅一個月后,鄧爺爺就說不允許查三代了?!迸嗨囑s緊報考了北京舞蹈學院。但是入學后,她的個性并沒有變回來。 因為家里窮,沒一件像樣的衣服,培藝上學時的衣服都靠美國的親戚接濟。結(jié)果反而讓她變成全校最潮的人物。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這讓她感到很委屈。家里窮,還直接威脅她的胃。 “家里真是太窮了。我的畫家父親靠賣行畫(臨摹大師作品)賺錢。我的生活費是全校最少的,一個月3塊錢?!毖蹨I再一次闖將出來,培藝提高語速,似乎想略過這段回憶?!暗俏姨艹粤?,不是一般的能吃。餃子8兩,米飯8兩,我的飯碗在學校有名,那就不是碗,是盆,大的藍色的瓷盆。米飯和菜,滿滿的,都吃光。錢不夠,我就和老師借,和同學搭伙吃,一直沒告訴家里?!?/P> 這段時間里,生活中除了舞蹈還有一抹亮色,就是培藝一生的最愛——蛋糕?!?歲之前,我家住廣州西關(guān),我的生活里有蛋糕,有巧克力,有漂亮裙子,有連褲尼龍襪,這些同齡人享受不到的東西我都有。”但在她3歲時,“文革”紅衛(wèi)兵抄家,培藝瞬間告別了這種生活,從此不再知道什么是零食??梢韵胂螅?年后,當獨立掌握自己的生活費,在學校對面買到一小塊蛋糕時,培藝的復雜心情?!按罂诔?,大快朵頤?!迸嗨嚨穆曇粼诳?,“我覺得這些經(jīng)歷都是財富?!?/P>
22歲,拒絕輕視和干擾 舞蹈學院8年,沈培藝深得舞蹈界泰斗戴愛蓮的親傳,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畢業(yè)兩年后,在培藝22歲那年,她成為當時我國最年輕的國家一級演員。從此,她對藝術(shù)的追求也更苛刻,對藝術(shù)理想的守護也更奮不顧身。 成為國家一級演員后不久,培藝所在的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蹈團為了生存不得不為歌星伴舞,培藝只嘗試了一次就不干了。她說,當眼前的道路不屬于她時,還不如停下來?!八囆g(shù)的路在哪里,舞蹈的路在哪里,當時大家都很迷茫。”但顯然,受到輕視的舞蹈,不是培藝想要的舞蹈。 1989年,培藝加入總政文工團。但頭兩年,她并不受重用。身為國家一級演員,“看著三流的甚至四流的演員跳領(lǐng)舞,我跳群舞。真是百無聊賴。再加上很多方面都不開心,到最后我就沒話說了。”整整兩年,她幾乎不講話。 培藝很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于是就到官園市場買了一只貓發(fā)泄愛心。“專門選了一個渾身長癩的貓,在宿舍里,我不僅把它養(yǎng)得胖胖的,還把它渾身的癩都治好了。很有成就感。”失望的培藝開始悄悄聯(lián)系廣州現(xiàn)代舞蹈團,并開始學習打字,準備轉(zhuǎn)行當文秘。就在團里已經(jīng)同意她轉(zhuǎn)業(yè)的時候,機會來了。 1991年,波蘭軍區(qū)代表團來華訪問。團里準備了一臺晚會,要跳《荷花舞》,恰好當時的主演不在,團里就讓培藝來跳主角白荷花。當兩年才等到一次的主演機會真的降臨時,培藝已經(jīng)一點感覺都沒有了,反倒是同事一句“讓某某某給你排練啊”激怒了她。團里沒人比培藝跳得好,而且水平相差不是一點半點。“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我都下樓梯下了一半了,忽然回過頭來說‘誰敢給我排’!”
30歲,再也不跳了 1996年,培藝30歲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在中國文聯(lián)主辦的舞蹈晚會上,她表演了自己編創(chuàng)的舞蹈《女》,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女子舞劍進行了徹底顛覆:劍不再是武器,而是權(quán)柄、是力量,是一種生命符號。于是劍與舞者之間變成兩個生命體的交鋒,彼此追逐、糾纏、沖突,完全跳出以往女性內(nèi)斂的獨語式表演。 “那個作品如果放在今天不會有爭議,但當時很多人難以接受。”以至于謝幕時,原本對她很熱情的幾位領(lǐng)導態(tài)度大變?!昂臀椅帐謺r,光速一樣的,‘啪’的一下就過去。”培藝驚呆了。那次晚會一共演出6場。培藝的腳掌跳完第一場就已經(jīng)磨破了,從腳掌能看到里面的骨頭,“十指連心”,疼得她后背陣陣冷汗。但為了作品的完美,她每次開場前還要不停地在練功房里修改。上場時,她就把一塊很厚的海綿中間挖個洞,墊在腳掌下面用紗布纏,讓腳掌不會落地。 當這些努力換來的是如此反應時,“我就想,對于這樣一個對藝術(shù)這么執(zhí)著認真的年輕人,怎么能夠如此對待?作品哪里不好可以探討,但不能因為作品而對這個人有這樣的態(tài)度。舞蹈界怎么了?怎么這么淺?。空娴暮苓^分!” 那次之后,沈培藝決定再也不跳舞了?!罢娴木筒惶?,誰說也沒用。” 一直到2006年。 如此摯愛舞蹈,卻一氣之下放走了10年舞臺光陰。培藝后悔過嗎? “這10年,至少青春是撿不回來的。但我有10年很好的沉淀,我非常認真地對待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非常充實。”淚珠再次填滿眼眶。培藝說,她充實到每天的時間不夠用。每天早晨7時半甚至更早,她就開始了一天的計劃,從早到晚都排滿了。幾點到幾點干什么,中間休息多長時間,她都安排得規(guī)規(guī)矩矩?!盎揪褪亲x書、練字、寫文章。時間就是不夠用?!倍?,每天還要有專門的時間陪伴家里人說說話,散散步。她高興生活在愛她的人和她愛的人中間。 2000年,培藝的女兒降生了。就像池莉在小說《太陽出世》里寫的,娃娃的到來,讓媽媽產(chǎn)生了巨大變化。培藝在生活上不似以往那般苛刻了,與人相處時也更和善。但是,她對藝術(shù)的要求沒變。
40歲,重返舞臺 2006年的一天,培藝接到日本朋友顏安的邀請,請她創(chuàng)作一個舞蹈,參加《中、日、韓的女人》晚會。培藝自然找出千般理由推脫,結(jié)果推不掉。主辦方要求她表演一段30分鐘的獨舞,這是她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一邊還在拒絕,一邊創(chuàng)作的沖動又在她心里涌動。于是,便有了《夢里落花》的前身——《易安心事》。 后來,培藝曾撰文回憶她重返舞臺前的心情。“還有30分鐘,舞臺重新屬于我。還有30分鐘,我再次成為舞者。還有30分鐘,她(李清照),要在我的肢體感召下復活!還有30分鐘,舞臺將成為我的世界;哪怕它是曠野,我甘愿放逐!……還有10分鐘!還有5分鐘!我已被極其專業(yè)的東京舞臺工作人員引領(lǐng)至我將要出場的出口。好了,萬事俱備。好了,我的愛,你看——我來了?!?/P>
一個頂級舞者的故事,說到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在日本的演出大獲成功。2007年,還在籌備中的國家大劇院就向她發(fā)出邀請。不愿意重復自己的沈培藝“一定要拿一個全新的作品給國內(nèi)觀眾看。”再后來,《復興之路》的演出中,觀眾已能看到她的身影。 不久前,張繼鋼為她的畫冊題詞,便是那句“永遠站在十字路口上”。培藝認為,說得很準確。 “我之所以總在十字路口,因為我心里非常清楚我應該走什么路,十字路口的徘徊至少說明,眼前的四個方向,哪條路都不是我要的,我在等待或者尋找屬于我的路?;蛟S屬于我的路很窄,很不起眼,很容易被人忽略,但這條路認識我,我也認識它,我知道,當我踏上它,那狹窄的甬道就會退到后方,我的面前便是鮮花滿徑?!?/P> 沈培藝 1966年出生于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