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聯合舉辦發布會,宣布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將于7月21日至27日在青島舉行。 目前大賽組委會已收到全國大學生送交的400個舞蹈作品。本屆大賽分藝術院校組和普通院校組兩個組別,除了四場半場賽和三場決賽外,還將舉辦“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屆時將由臺北唐藝舞蹈團、桃園引舞舞團表演《旮瑪瓦南》《局》等作品。 中國舞蹈“荷花獎”,是中宣部批準立項的國家級常設性舞蹈界專業藝術獎項,被稱為中國舞蹈界權威性的專家獎,享有中國舞蹈藝術的崇高美譽。“荷花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它以舞蹈、舞劇為序,包括民族民間舞、當代舞、現代舞、芭蕾舞、古典舞等舞種類別,每兩年評選一次。其評獎旨在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完美結合的舞蹈精品,通過繁榮創作培養和推出舞蹈新人,進而推動當代舞蹈理論的研究與建設,促進舞蹈藝術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經中宣部批準,2008年中國舞蹈“荷花獎”首次設立了“校園舞蹈大賽”,并于2008年9月在山西太原成功舉辦。首屆大賽在主承辦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推出了《柴科夫斯基狂想曲》、《悸動》、《媽媽別哭》、《廢墟上的贊歌》、《大地里的雙手》、《水鳴》、《求職圓舞曲》、《我的未來不是夢》、《六月清荷》、《大山•女兒》等優秀的校園舞蹈作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在校的舞蹈學子們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投入了巨大的創作激情,創作出了《廢墟上的贊歌》等地震題材的舞蹈作品,用年輕的肢體語言謳歌了大災中的大愛;大學畢業生求職就業,成為校園舞蹈創作的熱門選題,《求職圓舞曲》等作品以短短幾分鐘的舞蹈敘述,把大學生的人生歷練描摹的生動感人。可以說,“荷花獎”的校園舞蹈大賽的舞臺,是當今中國校園青年精神風貌的集中亮相之地,是當代中國青年舞蹈藝術創新的檢閱平臺,它已經和正在激發著越來越多的舞蹈學子的藝術創造才華,展示著一批又一批青春亮麗的舞蹈風姿。 今年,由中國文聯、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將于7月21日—27日在山東青島舉辦。本屆校園舞蹈大賽將承續“荷花獎”公正性、權威性、導向性的評獎原則,以鼓勵校園舞蹈創作、繁榮校園舞蹈藝術、開拓校園舞蹈事業為宗旨,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開展比賽。5月初向各地發出大賽通知后,共有近400個作品踴躍報名參賽,參賽隊伍涉及到27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本屆大賽分藝術院校組和普通院校組兩個組別進行評比。大賽初評已于6月13日至14日進行,評委們對參評作品進行了嚴肅、認真、公平的初評選拔,最終選出63個作品入圍半決賽,其中藝術院校組32個,普通院校組31個。半決賽的分場網上抽簽已于6月30日結束,將有藝術院校組與普通院校組各兩臺作品在青島進行決賽資格的角逐。 與往屆相比,本屆大賽參賽作品呈現了“三多”的特點: 1.參評作品的舞種比往屆更為豐富,芭蕾和現當代舞蹈作品多有參評,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校園舞蹈在教學和創演方面專業性的提升、藝術性的提純和原創性的增強; 2.本屆大賽的宗旨之一是鼓勵在校學生作品的參評,因此學生自編自演的反映校園文化、青春風貌和當代青年思想情懷的作品明顯增多,這形成了本屆大賽的一個突出亮點; 3.在文化多樣性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觀念和工作力度大大增強的形勢下,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近年在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廣泛普及與深入發展,許多院校以保護、傳承、發展本地區民族民間文化傳統為己任,本屆大賽中涌現出為數可觀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 本屆大賽分設藝術院校組(各專業舞蹈院校、各職業藝術院校)與普通院校組(各普通高校、師范院校),兩個組別將分別評出各自的金、銀、銅獎,此外各組別均設“十佳”獎項和團體組織獎。 本屆大賽賽程緊密,內容豐富。除了四場半決賽、三場決賽的作品演賽之外,同期還將舉辦“全國校園舞蹈理論研討會”,會議以堅持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提升青年人文化素養為宗旨,從不同角度對校園舞蹈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的有關問題展開討論,進行交流。在5月發出會議征文通知后收到近50篇論文,其中約30篇優秀論文將入選文集出版。 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指示精神,以舞蹈藝術為媒介,促進海峽兩岸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交融和情感互動,本屆大賽期間,將舉辦“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及海峽兩岸青少年聯歡會。有來自臺灣屏東來義高中舞蹈團、臺北唐藝舞蹈團、桃園引舞舞團的數十位舞蹈青少年帶來他們獨具風格的舞蹈作品《旮瑪瓦南》(臺灣排灣族人“百步蛇”之意)、《俠風披靡》、《云水•雨憶》、《局》等。 截止目前,主辦方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相信在各方的積極努力和通力合作下,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將會取得圓滿成功,青島這座美麗的城市也將迎來她“青年歡聚,青春飛揚”的舞蹈之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