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于舞蹈的稀缺記憶中,或許會有這樣幾部作品的影子依稀可辨——楊麗萍的經典代表作《云南映象》,去年登陸央視春晚的《小城雨巷》,成功進駐商演序列的《風中少林》與《霸王別姬》……當然還有這樣一些人是我們無法忽略的:與張藝謀共同導演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張繼剛與陳維亞,不斷吸吮民族舞蹈的精髓投入再創作的舞蹈大師楊麗萍……這些作品與這些人,他們的名字都曾與一座獎杯有緣,那就是由中國舞蹈家協會創辦的中國舞蹈藝術的最高獎——荷花獎,他們都曾摘取金獎。 熟悉的人和作品,使陌生的荷花獎距離我們很近,而昨天,在中國舞協在北京召開的媒體發布會上,荷花獎離我們更近了。繼2008年太原之后,青島將成為第二座承辦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的城市。而這項設立于2008年的荷花獎新賽事,所遴選的將是中國舞蹈界的未來之星。 校園舞蹈大賽“自成一格” 創辦于1998年的荷花獎賽事評選活動囊括了不同的舞種類別,舉辦城市也絕不雷同。比如民族民間舞的舉辦地選在新疆,當代舞與現代舞的專業評獎則選在了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中國舞協常務副主席馮雙白昨天告訴記者,唯獨這一2008年新設立的校園舞蹈大賽自成一格,它具備與荷花獎其他按照舞種劃分的評選賽事所不同的三大特色—— 其一,參賽選手的身份一定是在校的大學生;其二,參賽作品不受舞種的限制;其三,比賽中強調的內容是健康向上、有時代特征,主題突出,尤其強調的是要與校園生活和當代青年學子的審美理想、生活感受相結合。 而此次即將在青島舉行的大賽則又比太原進行的首屆更加具備的“三多”的特色:一是參評作品的舞種比往屆更豐富,芭蕾和現當代舞蹈作品也更多顯現;二是學生自編自演的反映校園文化和青春風貌的作品明顯增多;三是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得到更多展現,在外來文化咄咄逼人的當下,這也使得專業評審們尤感欣然。 最終,在63個入圍半決賽的作品中,專業院校和普通院校的組別各占了半壁江山——前者共32部作品參賽,后者則入圍31部。 中國文聯副主席廖奔致辭 四支臺灣青少年舞蹈團將聚首青島 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及海峽兩岸青少年聯歡會也將在此次校園舞蹈大賽中舉行。據悉,現在已談定即將赴青的舞蹈團有:來自臺灣屏東的來義高中舞蹈團,臺北唐藝舞蹈團和桃園引舞舞團。 屆時,數十位青少年舞者將帶來他們獨具風格的原創舞蹈作品《旮瑪瓦南》(臺灣排灣族人“百步蛇”之意),還有《俠風 披靡》、《云水·雨憶》和《局》等連作品名稱都十分詩意的作品。 “永遠年輕”的86歲舞協名譽主席賈作光 賈作光:舞蹈有“四健” 但它絕不是體育 86歲高齡的中國舞協名譽主席賈作光欣慰于中國校園舞蹈的發展,“相比上個世紀,現在的年輕人顯然在技術創新能力上又有了很大提高,也讓我更加喜歡。” 賈作光一再向記者強調舞蹈與體育的區別:“現在有人有一種錯誤的言論,錯誤地將舞蹈納入體育的范疇,我反對這種提法,舞蹈歸納起 舞蹈大賽選在青島舉行顯然令賈老十分振奮,他即興作詩四句:火熱青春學子情/舞我中華美心靈/校園舞蹈紅似火/荷花靚麗青島行。“我們能夠對青年的美育教育給予實際性的支持,引導他們走健康的藝術之路,作為一名老舞蹈工作者,我感到欣喜。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校園舞蹈大賽就是我們為他們打造的一個良好的平臺。 中國文聯副主席、舞協主席白淑湘致辭 白淑湘:舞蹈大賽就是一次美育洗禮 中國文聯副主席白淑湘則將校園舞蹈大賽賦予了更加深層次的內涵。她回想在太原舉行的首屆校園舞蹈大賽上,兩位年輕的參賽選手的“自我宣言”:當我開始舞蹈時,冷漠的表情融化,麻木的身體也開始有了感覺;我展開身體每一個部位的訓練,直到異常的疼痛叫我流出淚水,但我離不開對它的迷戀。因為年輕,所 被深深打動的白淑湘告訴記者:透過這樣一個大型比賽,我們看到了青春、理想、希望,同時也體會到了舞蹈藝術的純真與樸實。舞蹈就是一種美育教育,是對真善美的由衷抒發。正是荷花獎為我們描繪出了舞蹈給予心靈的絢麗圖景。(記者 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