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海和平),搜集于網絡,為需求舞蹈論文的舞者朋友們提供學習參考,請您在閱讀本文時尊重作者版權。 4.體育舞蹈能提高大學生的社交能力 青年大學生們具有活潑愛動、廣交朋友的特性。然而大學校園里分系、專業,分班級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和限制了大學生的廣泛交往。優美的音樂與婉轉的旋律將不同專業、不同愛好的年輕人重新組合在一起,在這個臨時團體中,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多層面的。首先,在個性基礎上的交往。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班干部還是一般同學,學習成績是好還是壞,個人的性格是開朗還是靦腆,都必須按照樂曲的節奏共舞,從而展現自己的舞蹈技藝,實現信息的交流和自我價值。其次,中國傳統的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有時也會在男女學生之間受輿論和某些個人的心理制約。體育舞蹈的性質決定了運動必須是異性之間同步進行,由此,男女同學可以相互翩翩起舞,通過身體語言相互溝通,多理解,增進正常的同學友誼。第三,體育舞蹈中的禮儀審美傾向要求男士要衣著莊重,體態端莊挺拔,充分展現出男士的瀟灑和風采。對舞者來說,高雅的風度、挺拔的體態,標志著健康、教養、禮貌與自尊,它能給人以愉快、振奮、富有青春活力的感覺。而舞姿優美、動作嫻熟的舞者,在舞場與異性的交往中落落大方,風度翩翩,則更會受到廣大同學的欣賞。學生的社交能力加強了,這會對他們將來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有深遠的影響。 5.體育舞蹈能增強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人們評價、感受和欣賞美的能力。在大學中,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環境及文化素質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各個學生的審美意識、經驗、修養、感官和心理結構思維、想象力都不盡相同。體育舞蹈對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提供了潛在的能量。各種舞蹈的風格形式、音樂、速度不同,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能給大學生以較強的藝術感官刺激。學生在參與這項活動時,不僅可以欣賞到優美的舞曲,還可以在優美的舞步中領會人們的形體美和動作美,并充分展現他們的青春活力。 6.體育舞蹈有利于大學生智力的提高 (1)使學生了解一些國外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體育舞蹈是由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等不同國度的民間舞和宮廷舞發展而來的,各類舞種都有著傳奇色彩的典故。如:探戈是由阿根廷的民間舞米隆加演變而成的,其風格特點莊嚴、豪放、干凈、平穩、灑脫。相傳阿根廷斗牛士在跳探戈舞時,男士腰佩短劍,女士身穿長裙,兩人共舞要防范情敵暗算,所以臉上不帶絲毫笑容。所以,大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各個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2)使學生學習到舞蹈專業知識和音樂專業知識 體育舞蹈兩大類10個舞種,是芭蕾舞、古典舞、宮廷舞、民間舞、現代舞、土風舞的集中體現,涵蓋面非常大。通過學習體育舞蹈,不但能使學生掌握各個舞種的動作特點,如,華爾茲的前身是宮廷舞,通過對華爾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宮廷舞的風格特點;同時,學習體育舞蹈還能不斷加深對舞蹈音樂、舞蹈語匯的理解,任何一個舞者,只有在充分理解音樂的前提下才能跳好舞。這樣就會促使學生不斷地充實舞蹈專業知識和音樂專業知識,并能在實用中培養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 7.體育舞蹈能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開展體育舞蹈活動可以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形成特有的藝術和體育文化氛圍。這種活動,參加的人多,活動形式多樣,可以建立俱樂部,組織舞會,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班和各種形式的表演、比賽,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使學生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華,也能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使其素質得到提高。 以上的七個方面,清晰地展示了體育舞蹈對大學生的有用性和進入高校的必要性,它符合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內涵,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高。 三、體育舞蹈進入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可行性 體育舞蹈集健身、娛樂、藝術于一體,在大學開設體育舞蹈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戰略意義。體育舞蹈是體育與藝術、健與美高度結合的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它是文明社會舞蹈的熱潮?,F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全民健身熱潮的掀起,社會出現了普及與推廣體育舞蹈的潮流,并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當今大學課程多樣化又是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教學內容的改革過程也是傳統文化向高雅文化過渡的過程,是不可抵御的、必然的,體育舞蹈是順應這種形勢的“啟動項目”。 再一方面,體育舞蹈的教學對場地、環境的要求都不高。在操場、水泥地面、平整空地、校內食堂、大廳、禮堂舞臺等都可以進行教學。此種條件,既耗材不多,場地要求不高,又可拓寬專業,體現現代教育特征。 由此可見,體育舞蹈課是一個綜合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課。在形體美的練習中,它可以培養學生的高雅氣質,能使大學生達到強身健體、自娛自樂、陶冶情操、消除疲勞等目的,在有力地推進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時,也利于形成良好的素質教育環境,促進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傊?體育舞蹈課愉悅了學生的身心,他們也必定會以健康的體魄、優雅的氣質、開朗的性格和高品位的欣賞能力進入社會的競爭。 參考文獻: [1]楊威,袁水海.當代國際標準舞蹈課程.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 [2]秦曉松.試析國際體育舞蹈與人體美.北京體操,1992,2. [3]荊光輝,謝軍.從本質的角度認定體育美與藝術美之異同.體育學刊,1997,1. [4]黃寬柔,姜桂萍.舞蹈、體育舞蹈與健美操.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2. [5]姜桂萍.舞蹈、體育舞蹈、藝術體操.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7. [6]崔熙芳,王懷玉.體育舞蹈課與高校素質教育.天津師大學報,1998,(3). [7]鄧建華,馬逾英.體育舞蹈特色論.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9,(2). [8]李力國.高校開展體育舞蹈課的可行性研究.中國體育科技,1999,(12). [9]趙曉勤.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1) [10]單亞萍.健美操教學與素質教育.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 作者單位:天水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