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娛樂圖片 商報記者 陳和生 當年牽著牛兒從田間地頭走出來的蝦嘎、羅羅拔四等農民演員,家里都蓋起了樓房,用上了電腦。7年之后,演員們還能保持當初那種源自民間的質樸感?楊麗萍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改不了也不會改,那些舞蹈已經融入他們的生命里。10月15日、16日,這些農民演員又將出現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的舞臺上,楊麗萍將領著他們為觀眾帶來《云南映象》。 農民演員 最能表現出“原生態” 首演至今,《云南映象》在國內外演出了3000多場。對于一部文藝作品來說,如此多的演出場次令人拍手叫好,難能可貴的是,久演不衰,每次演出一票難求。 在楊麗萍看來,《云南映象》就像是一條河靜靜地流淌,因為《云南映象》的獨特風格成就了它的經典。 她說,“云南的土地造就了我對生活和生命的認知,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我沒想過放棄舞蹈,舞蹈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無處不在?!对颇嫌诚蟆防锏奈璧甘窃颇系木A,我只是把它們結合在了一起?!?/p> 楊麗萍很小的時候,奶奶告訴她――跳舞不像文字那么直白,但同樣可以表達情感。女孩像茶花一樣漂亮,像月亮一樣圣潔,男孩像雄鷹一樣矯健,少數民族已經習慣將舞蹈作為一門語言了。 也許是帶著對圣潔的向往,楊麗萍在舞蹈藝術上始終保持著“圣潔”的裝扮,并通過舞姿去表達對圣潔的憧憬。啟用地地道道的農民演員,恰恰是對“圣潔”的一種體現。 楊麗萍說,“因為他們少了被人雕琢過的痕跡,只有這些樸實憨厚的、為了愛為了生命而起舞的人,他們在跳舞時的那種狂歡狀態,最能表現這臺原生態歌舞的精神?!?/p> 舞劇《孔雀》 為“孔雀公主”畫句號 眾所周知,舞蹈演員是吃青春飯的。當青春一去不復返時,舞蹈演員如何去直面舞臺。 楊麗萍正在創作一部舞劇,叫做《孔雀》。這是一個有關大自然的主題,根據民間神話傳說改編。 楊麗萍說,“我在《孔雀》里會有演出,還有很多明星舞蹈演員也會加盟進來,跳獨舞的有七八個人,音樂創作由著名音樂人三寶來做?!犊兹浮凡粫腥魏问鼙娚系慕缦?,老少男女、外國人都應該能接受。西方舞蹈的代表作就是‘天鵝’,經久不衰。東方就是‘孔雀’。我希望能做成一個獨特的、中國感特別純粹的舞劇,絕對不摻雜芭蕾那些西方元素。但是,我們的《孔雀》也要像西方的‘天鵝’一樣飛到世界各地?!?/p> 事實上,楊麗萍對孔雀一直情有獨鐘。早在1979年,她就跳過舞劇《孔雀公主》,成名作獨舞《雀之靈》也是孔雀題材。楊麗萍稱,當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繹神話,舞劇《孔雀》更強調創新和技藝,決不是《雀之靈》的簡單放大。 她說,“《孔雀》應該是我最后一次上舞臺,可以說是收官之作。孔雀是傣族的神鳥,許多觀眾認識我也是因為《雀之靈》。我也希望用孔雀這樣一個題材,給我幾十年的舞臺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以后的舞臺就交給年輕演員了?!?/p> 對于楊麗萍來說,舞蹈是她生命的全部。如果有一天不跳舞了,是不是意味著楊麗萍將重心放到生活中來呢? 楊麗萍笑說,“我一直都很熱愛生活的。哪怕是用木頭杯子喝紅酒,或者給桌子鋪上一塊繡花臺布,看看路邊的向日葵,我感覺都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