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獨舞編導 (一)概述 舞蹈編導就是舞蹈作品的編者和導演。舞蹈編導與戲劇導演有所不同。戲劇導演是把文學劇本搬上舞臺演出過程中所需要的全部工作,但這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一種創造性工作——即把文學劇本變成表演節目的再創造(也稱為二度創作)。在戲劇藝術中,劇作家只負責寫出劇本就可以了,而進行舞臺藝術的再創造(二度創作)則是導演的事。舞蹈編導就不同了,本身既是全部劇本(題材、體裁、形式、內容等)的創作者,又是把它搬上舞臺的導演。舞蹈編導肩負著編和導的雙重使命。對于舞蹈作品來說,不參與編就無法導,這是無法割裂的整體。由于這種特性,一個舞蹈從創作之初就不得不同時開始考慮形體、表情、調度、音樂、舞臺美術、燈光、服裝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這在戲劇中是僅僅屬于“導演構思”的部分。 (二)舞蹈創作的前提 1、觀察生活,了解群眾
3、熟悉積累專業素材,全面提高專業修養。
(1)多看多學舞蹈語匯。舞蹈語匯是需要積累才能豐富的,只有具有相當的積累,在創作中才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也只有對舞蹈動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她的運動、變化規律,進而對這些動作發展變化。另外,對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勞動或習慣性動作進行分析,了解它們的形態、運動規律、動作節奏等選擇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進行美化提煉,使之成為閃爍光彩的舞蹈語匯。 (2)對各藝術門類的綜合學習。舞蹈是以人體動作為主的綜合性藝術,因此,舞蹈創作不僅要有對人體動作嫻熟運用的能力,還要通過其他的藝術手段,為作品的主題、人物形象、情節發展、高潮的興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A創作者應具有很強的音樂感。音樂感是對音樂的理解。不僅在理論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對音樂表現情感和音樂形象上的理解。 B對構圖、畫面的基本知識進行學習。舞蹈構圖在舞蹈作品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好的構圖能給人以振奮,感到它變化無窮,內蘊豐富。呆板的、一成不變的畫面會使人感到乏味枯燥,毫無感染力。 C要對服裝燈光的基本知識進行學習。舞臺燈光變化運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題,渲染濃烈的氛圍,將觀眾帶入特定的情景中。服裝的設計當然是設計師的工作,但是編導需要對服裝的設計提出要求。這個要求需考慮兩點:一是有助于點題,看了服裝樣式、色調,就能明白你要表現什么題材;二是服裝要體現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另外,服裝設計要充分考慮舞蹈是人體藝術,是用身體說話,通俗的說就是要便于舞蹈動作。好的服裝會給觀眾以鮮明的舞蹈形象,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D編導要充分培養自己的想象力,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的色彩,這是作品打動人心,感染觀眾極為重要的方面。想象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話中的魔杖,點到哪里,哪里就會產生奇特的變化。要想舞蹈具有獨創性,想象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因素。 E編導要善于啟發演員再創作的能力。因為舞蹈編導完成創作之后,是需要通過演員的表演來達成作品的最終體現,甚至有時會需要演員的配合來共同完成作品的創作,所以對演員的啟發是至關重要的。緣于此,編導自身的文化修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準確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是可以開發演員的想象,不僅能達到編導的要求,甚至是超出編導最初的設想,出現更加完美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