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任務和目的 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在中國古典舞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處于訓練的高級階段,是整個基本功訓練的綜合體現。因此,無論從技術本身的難度上,還是從整個訓練過程上來看,都需要的足夠的量和積累的方法上摸索,才能達到技術本身所應達到的質的要求,技巧課正是為了使訓練達到預期的效果,而在基訓課有限時間內不能進一步了解的情況下,作為基本功訓練的輔助課來對技巧部分進行強化訓練,技巧課的首要任務是進一步發拙學生的潛在能力,增強其肌肉素質,彈跳能力和協調性,配合以方法的規格的掌握。以達到完成各種技術、技巧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做一些嘗試性的訓練,力求在古典舞技巧方面能有新的突破和提高,為培養優秀的中國古典舞表演人才而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 (一)熱身訓練:軟開度練習,肌肉素質練習,關節活動練習。 (二)旋轉部分
(三)跳躍部分: 1 、原地跳躍 吸腿跳(單一連續) 橫雙飛燕(單一連續) 分腿跳(單一連續) 后雙飛燕 空中轉(兩周) 2 、斜線跳躍 后雙飛燕 倒踢紫金冠 躦步 擺腿跳 擺簾 飛腳 拉腿蹦子 剪式變身跳 旋風空轉 轉體橫飛燕 3 、圓圈 旋子 躺身蹦子 躺身飛腳 圓躦步 (四)特技部分 根據學生的特殊能力,給予相關的特殊技巧訓練。 如掃 蹚 探海轉接舞姿轉、搬腿轉、云門大卷等等。 (五)其他 根據需要可進行一些反慶訓練或松馳練習。 如連續的側手翻或連續一正一反的側手翻或連續的側手翻接前手翻等等。 以上教材內容應個體配合基訓課的教材適度加以實施。
三、教學方法和要求 (六)簡單技巧的重復練習發力訓練: 因為簡單,所以要求學生在數量上、速度上的單一完成與連續重復完成,以增強學生的肌肉爆發力,耐力不適應連續技巧和圈技巧的發力。 (七)復雜技巧的分解與完整練習 分解練習主要是使學生在分解訓練的過程中了解技術的正確規格,運動路線的發力方法,以糾正學生錯誤的用力方法和不正確的概念,使訓練少走彎路,事半功倍,使學生盡快地掌握并完整的完成技術動作。 (八)特殊人才的特殊能力訓練: 即因材施教,對于那些具備特殊能力或是班上的尖子生要給予其一定的特殊能力訓練或特技訓練,使學生的能力能夠充分展現,同時也可以在技術技巧的發展創新上做一些嘗試。 四、教學時數和課時安排 教學時數: 68 (一學期) 五、教學參考書目 1 、《中國古典舞基訓教材》 2 、《中國舞蹈武功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