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的與任務 “身韻”課是中國古典訓練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擰,傾,圓,曲”的體態特征為重點,以腰部的動律元素,“提,沉,沖,靠,含,腆,移”為基礎,以“平圓,立圓, 8 字圓”的運動路線為主體,以傳統中的優秀的典型動作為依據,以類型化及綜合性身韻組合為歸宿,是從根本上完善和改進古典舞體系不可少的環節,我們可以通過“身韻”課的獨特訓練方法,使學生充分得以傳統韻味和審美風格的熏陶,是培養學生要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真正領悟舞蹈本體和把握民族氣質的重要性。 二、教學內容 結合身韻課主體教材中的徒手部分,制定適用于本科學生特點的教學內容: 中國古典舞身韻(一) 1 、動作“元素”訓練 ( 1 )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元素的開法兒; 以上元素的單一強化練習,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配合練習,元素動作的綜合練習 — “云肩轉腰”。 2 、動作“短句”訓練 主要設定以站立短句為主的訓練內容 ( 1 )短句訓練之前單一元素站立的強化練習; ( 2 )選擇訓練性強的短句進行練習(短句是指 4 個 8 拍 —6 個 8 拍)之內對某一動作有處理單一強化性練習。 中國古典舞身韻(二) 1 、動作“組合”訓練 ( 1 )基于身韻課主干教材 — 云肩轉,云手系列,燕子穿林,青龍探抓,風火輪五個基本動作編創的組合進行訓練。 ( 2 )一些保留的優秀傳統組合訓練和戲曲中的優秀片段。 三、教學方法與要求 主要以元素訓練為主,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各種元素在動作中的不同方位,線路欲左先右,逢沖必靠等的欲動反律和用力方法。要求學生最終完成組合提供必備的基礎條件。 四、教學時數課時安排 每周授課為 4 課時,四年總授課 136 課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