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基本舞步訓練一:
(3)小跑步:按音樂節奏跑步,左腳向前小跑一步,同時右腳離地;右腳向前小跑一步,同時左腳離地,動作要有節奏地交替進行。小跑步時,幼兒之間可拉手小跑,也可獨自叉腰或做其它動作小跑。小跑步也多用于活潑、歡樂的舞蹈中。 (4)蹦跳步:雙腳正步并攏,一拍一次前腳掌著地跳躍,起跳前,雙膝略微彎曲,落地時,腳單著地,跳躍要輕盈富有彈性。蹦跳形式有:雙起雙落、單起雙落、雙起單落。蹦跳方向為:前、后、左、右、斜前方、斜后方等。 (5)后踢步:雙手叉腰,正步站立,兩腳繃腳交替均勻后踢小腿,身體稍向前傾。 (6)點步:主力腿(支撐腿)膝關節隨音樂節拍原地屈伸或向任意方向上步,同時,動力腿用腳掌,腳尖、腳跟隨音樂節拍向不同方向點地,點步動作分別可標點步、前點步、旁點步、斜方向點步、后點步、跟點步、交叉跟點步、跳點步等。點步可一拍一點,也可兩拍一點,或一拍兩點。 (7)踮步:腳前掌在另一腳旁或腳后跟處踮地,另一腳隨之離地,提抬身體重心,反復動作、也可兩腳交替動作。 (8)踵趾步:在幼兒舞跟中被廣泛應用,先邁右腳跟向順方向點地,同時左腿略屈膝,上體略右傾,臉向左前方,再使右腳尖向右后方點地,同時左腿直立,上體略左前傾。此種動作可兩腳交替進行,也可與其他動作連用。 (9)踵趾跳躍步:先是左腳原地跳一下,同時,右腳尖伸向6點點地,然后左腳原地跳一下,同時右腳腳跟著地伸向2點,接著左腳原地跳一下,同時右腿稍屈膝越左腳前,腳尖點地向7點,左腳繼續原地跳一下,同時右腳直腿向2點踢出。此動作可反復進行,也可交替進行。 (10)踏跳步:也可稱為吸腿高跳步,動作時,一腳原地踏跳,同時,左腿向前吸起,腳尖向下,膝蓋向前,然后,左腳落地踏跳,同時收右腿。 (11)踏踢步;同吸腿踏跳步一樣,不同的是高吸腿故為踢腿。踢腿方向可根據需要變化,踢腿高度一般不低于45度。訓練時可配合一些手臂動作、如,手叉腰,兩臂隨身自然擺動,或相互手牽手等。
(12)滑步:雙腿經屈膝,左腳前腳掌向左經擦地邁出一步,同時雙膝直,重心移至左。然后,右腳前腳掌經擦地滑至左腳旁,同時雙屈膝,做反方向。 (13)進退步:右腳向前踏地屈膝移重心,左腳離地屈膝,原地踏步,右腳前腳掌向后踏地,繼續反復動作。 (14)大八字踢步:在大八字步的基礎上,兩腳交替向2、8點勾腳踢出。上身分別向踢出的方向傾斜。 (15)鈴檔步:雙手叉腰,兩拍一步,第1拍雙腳在原地做碎步或急速行進。第2拍,前半拍右腳掌踏地屈膝的同時,左腿伸直向左旁繃腳擦地踢出,身體隨之倒向右側,然后做反方向。在動作左右交替時,像是搖鈴擋一搖一擺地進行。 (16)娃娃步:兩腳交替屈膝向兩旁踢出,腳心向上、腳踢起時向外撇,雙膝盡量靠攏。雙手可以五指張開、隨身體自然擺動,也可一手臂側屈肘于胸前,一手臂側平舉。 (17)貓跳步:丁字步準備,雙滕微彎屈、一腳繃腳由里向前掏,跳出、著地的同時左繃腳,由里向前點地,右屈膝。 〔18)前踢步;雙手叉腰,正步站立,動作時兩腳交替向前繃腳直腿踢起,此動作,可前進做也可后退做。 (19)跑馬步:上身稍前傾,一手在胸前,一手揚至頭上方,做勒馬舉手揚鞭狀,先左腳邁出,顫膝踮步,再右腳躍過左腳處顫膝踮步,動作呈跳躍狀,像馬兒奔馳一般。此種動作在模仿馬跑或跳蒙古舞時常用。 (20)交替步;雙手叉腰,左腳向前邁一步,重心移到左腳,再右腳越過左腳旁踏地、重心移到右腳,同時左腳離地,接著左腳再向前邁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腳,右腳開始,動作相同,方向相反。 (21)十字步:先左腳向右腳斜上方跨一步,重心移左腳,再右腳向左腳前上方跨一步,重心移右腳,同時左腳跟離地,接著左腳向后撤一步,重心移左腳,右腳回原位,重心移到右腳,同時左腳稍離地面。動作時上體隨步伐自然扭動。 (22)錯步;左腳掌向前上一步,右腳在左腳內側或腳跟處墊錯一步,同時左腳離地,左腳掌向前邁一步。然后、右腳開始、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腳交替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