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與明晚7點30分,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帶來的大型原生態(tài)歌舞《云南映象》登陸煙臺大劇院,這是繼去年的《云南的響聲》之后,楊麗萍第二次來煙巡演。為了保證演出質(zhì)量,楊麗萍提前一天從昆明飛抵煙臺,演出前的整整一天時間里,都要和自己的舞蹈團隊“閉關(guān)”彩排。
“我跳的《云南映象》在煙臺可能是最后一次演出了,但是肯定還會有別人來跳……”在眾多媒體的期盼中,舞蹈家楊麗萍終于出現(xiàn)在了煙臺大劇院。身著手繡粉色短襖的她依舊綻放著潔凈明媚笑容,他依然保持著去年巡演煙臺時的習慣,只是少了孔雀羽毛頭飾和孔雀綠耳墜。
◆關(guān)于服飾
和上次接受記者采訪一樣,楊麗萍依舊近乎苛刻地維護自己的美麗:頸上帶著精致的少數(shù)民族掛飾,一身紅色的短袍繡著龍頭花紋,腳上踏著一雙奇特的彩虹鞋十分漂亮,很明顯來之前經(jīng)過一番精心梳妝,剛剛一坐下,就有專人負責用燈將臉部打亮。一切穩(wěn)妥之后,這才示意記者可以拍照提問。
楊麗萍就是這樣,對自己的外貌和舞蹈要求無暇,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死磕”就是自己對藝術(shù)對完美的態(tài)度。“來之前有一套孔雀舞的服裝,我一直不滿意,于是不停地修改,改到連設計師都哭了,最后是她拿著修改滿意的服裝直接送到了飛機場。”
◆關(guān)于“7年之癢”
《云南映象》從03年至今,足足演了2500多場,最多時楊麗萍一年要參與100多場的演出,正所謂“7年之癢”,縱然是舞蹈家,難道不會覺得厭煩嗎?
“當然不會!”意料之中的回答,但楊麗萍的解釋很精彩,“我出生在云南,在我們那里,跳舞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信仰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我從71年開始跳舞,跳了40年,每一次上臺跳舞都是一種宣泄,一次美好的體驗,有人會在吃飯或者祈禱的時候厭煩嗎?當然不會。只要我活著,就會一直跳下去!”
◆關(guān)于“原生態(tài)”
《云南映象》被定義為“原生態(tài)舞劇”,楊麗萍對此進行了解釋。“很簡單啊,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收獲,喜悅。我的作品就是想表達這種最原始的情感,不摻雜任何的修飾。我所做的僅僅是將云南民間那種最純的東西整合在一起,情感、景色、聲響、信仰,這些都算。”
◆關(guān)于《孔雀》
記者向楊麗萍詢問了關(guān)于此次《云南映象》的巡演為“楊麗萍版”絕版演出的傳聞。楊麗萍明確表示,此次應該是自己最后一次到煙臺親自表演《云南映象》了,“以后還會有,但會是其他的演員,我們從不缺少優(yōu)秀的舞者。”在這之后,自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舞劇《孔雀》的創(chuàng)作之中。這里,她也向記者透露,《孔雀》應該會在2012年初與世人見面,這也將是凝聚自己一生舞蹈精華的作品,也是自己的收官之作。
◆關(guān)于“傳承”
提到了《孔雀》,就不得不提原生態(tài)藝術(shù)的傳承話題,畢竟楊麗萍已經(jīng)是知天命的年齡。“我從來沒說過要保護這些原生態(tài)的藝術(shù),我只是將它們整合在一起。世界在發(fā)展,我們也沒有權(quán)利去要求別人保持不變。當年我發(fā)現(xiàn)蝦嘎的時候,是爬著蜿蜒的樹根去的,而現(xiàn)在,柏油路已經(jīng)修到了蝦嘎家的門口,房子也變成了瓷磚房,很多樂器當?shù)厝艘膊辉偃ゴ盗耍@是沒有辦法的事。”
楊麗萍稍微想了一下,說,“當我跳不動的時候,會回到家鄉(xiāng)建一個村子,將我所收集的樂器舞蹈都融入其中,當我們都不在的時候,也依舊有人在唱著跳著。”
一個很在意自己的女人
腳上踏著一雙漂亮的彩虹鞋,精心梳妝的楊麗萍輕輕走進了大劇院的貴賓廳。就在很多攝影記者想要摁動快門的時候,她的助理舉著補光燈走了過來,半蹲在她的面前,將她的臉部打亮。很多第一次采訪她的記者面面相覷,難道楊麗萍會這樣“愛美”?一陣“咔咔……”聲之后,《云南映象》煙臺媒體見面的記者提問環(huán)節(jié)才正式開始。 楊麗萍來了!這位從深山里走出來的舞蹈家?guī)е摹对颇嫌诚蟆穪淼綗熍_。這是楊麗萍第二次來到煙臺,與她面對面,YMG記者感受到的是一份 端莊與美麗…… 《云南映象》中,楊麗萍的獨舞《雀之靈》《月光》傳達出的寧靜、圣潔,令無數(shù)觀眾陶醉。
“舞蹈,是我們少數(shù)民族一種生活方式”,采訪楊麗萍,當然離不開她的舞蹈。一見面,楊麗萍就向記者說出自己對舞蹈的看法:“舞蹈,在我們那里是一種信仰,經(jīng)過數(shù)十載與舞相伴,舞蹈也已經(jīng)成為我的生命。”
對于此前傳出的“楊麗萍會在50歲退休”的消息,讓楊麗萍十分“不滿”:“我暫時還不會離開舞臺的,因為在我眼中,每一次登上舞臺,都是一種新的嘗試”,楊麗萍不屑地斥責傳言:“舞蹈是一種抒發(fā)的方式,我以這種方式,讓生活變得美好,因此,每次演出,我都會心存感激。”
去年《云南的響聲》來煙臺的時候,采訪被安排在了煙臺大劇院VIP化妝間。剛剛卸妝的楊麗萍,看到記者的第一反應就是提醒記者先不要拍照、錄像,讓她簡單地處理一下,她說她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給大家。 “楊麗萍是一個特別在意自己形象的女人!”曾經(jīng)兩度采訪過楊麗萍的媒體記者邵先生感嘆不已,在他看來,楊麗萍是在近乎苛刻地維護自己的美麗。 “我有一套孔雀舞的服裝,顯不出我的身材來,我一直不滿意。于是,我就不停地要求設計師做修改,改到連設計師都哭了。最后,直到我上飛機的那一刻,她才把修改好的服裝送到我手上。”對于“愛美”這個問題,楊麗萍自己認為是“死磕”,但是很多人卻說這是她對藝術(shù)要求完美的態(tài)度。 《孔雀》將是登臺的最后一部作品
對于正在全力打造最新舞劇《孔雀》,她表示:“孔雀舞讓我成名,孔雀也跟人一樣,有著自己的生命”。談起《雀》,楊麗萍非常激動:“我希望能做成一個獨特的、特別‘純粹’的中國舞劇,絕對不摻雜任何西方元素。《孔雀》沒有任何界限,男女老少、外國人都應該能接受。西方舞蹈的代表作就是‘天鵝’,東方就是‘孔雀’,我希望能像‘天鵝湖’一樣走到任何一個國家。”
同時,楊麗萍還表示“《孔雀》將是我擔任演員的最后一部作品,要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因為他們也同樣深愛著舞蹈”。而對于《孔雀》的上演時間,楊麗萍也給出了明確答案:“2012年初,因為今年的演出任務實在太多了,而《孔雀》還需要進一步打磨,現(xiàn)在就連服裝也不令人滿意。”
除了服裝,楊麗萍和三寶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打磨《孔雀》的音樂。“一絲一毫也馬虎不得”的《孔雀》確實值得關(guān)注。
“最后一舞”后將把希望交給年輕人
在記者見面會上,楊麗萍就透露說:“小彩旗長得很快,現(xiàn)在身高已經(jīng)接近我耳朵的高度了。”對于小彩旗的未來,楊麗萍也表示非常看好,在未來的《孔雀》當中,將會為她度身打造一個角色。同時,今年春晚的組委會就已經(jīng)在聯(lián)系小彩旗,將有可能上春晚表演“孔雀舞”。
在采訪中,楊麗萍正式確認了《云南映象》“最后一舞”的傳聞。楊麗萍說:“這應該是我最后一次到煙臺跳《云南映象》了,下次來可能就是《孔雀》了。但是,以后還會有其他的演員來煙臺跳《云南映象》,我們從不缺少優(yōu)秀的舞者。”
楊麗萍介紹說,此次巡演之后,自己將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編舞劇《孔雀》的創(chuàng)排之中。如果沒有意外,《孔雀》應該會在2012年初與世人見面。楊麗萍曾表示,《孔雀》將會是她的收官之作,以后他就要把舞臺交給年輕人了。
而對于“楊麗萍想要擁有自己劇院”的傳聞,楊麗萍介紹說,自己確實一直夢想著能擁有一座個人劇院,她會把劇院設計得非常有特點。但是她更多地想要建造一座“村寨”。楊麗萍稍微想了一下,說,“我會將我所收集的樂器和舞蹈都搬進這個村子,當我們都不在的時候,也依舊有人在唱著跳著。”
“原生態(tài)”舞蹈沒有任何欣賞障礙 談及《云南映象》,楊麗萍告訴記者說,這個舞劇有兩撥人在演。一組在昆明一年365天不間斷演出,另一組是在世界個度進行巡演的濃縮版.
“原生態(tài)的《云南映象》,表演的都是云南民間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歌舞,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還有豐收后的喜悅……,我只把她表現(xiàn)出來,最多三寶老師配了一點節(jié)奏。而《云南的響聲》的定位是‘衍生態(tài)’,通過大膽想像創(chuàng)造出來的。”面對“原生態(tài)”與“衍生態(tài)”的區(qū)別,楊麗萍告訴記者,這兩者并不是生硬地隔閡開來的,煙臺觀眾也不會因為先看過《云南的響聲》,而對于《云南映象》有欣賞障礙。
楊麗萍也坦言,很多舞蹈動作和術(shù)語就是她創(chuàng)作出來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她,才會出現(xiàn)“楊麗萍式”舞蹈風格。但是,在她的意識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實、最深刻的體現(xiàn)。所以,她在《云南映象》中,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和大自然生態(tài)中的種種意象,構(gòu)架了一種看似遠離炊煙,卻又離我們心靈所渴求的東西很近很近的夢想。
“我的作品就是想表達這種最原始的情感,不摻雜任何的修飾。我所做的僅僅是將云南民間那種最純的東西整合在一起,情感、景色、聲響、信仰,這些都算。”從《云南映象》開始,楊麗萍讓人們逐漸認識了“原生態(tài)”的音樂舞蹈,而當年參加首演的很多演員都長大了,有的已經(jīng)快30歲了。
小小舞臺濃縮多彩云南 每一個到過云南的人都試圖記錄其中的美麗,但無論是畫家的畫筆還是攝影師的相機都無法講述它的全部,這個問題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參加記者見面會的青島媒體就問楊麗萍:“《云南印象》中的云南和現(xiàn)實中的云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東西即便是去了云南也看不到的?”
楊麗萍說:“現(xiàn)在云南的很多村子都沒有了那種少數(shù)民族的東西了。公路已經(jīng)修到了蝦嘎家的門口,很多寨子的房子也變成了瓷磚房,很多樂器當?shù)厝艘膊辉偃ゴ盗耍@些都很難看到。當然也會有一些村子還會有一些演出,但是已經(jīng)很少了,我媽媽都不會去唱那些古老的歌了。”
而《云南映象》就是一部沒有用故事作為結(jié)構(gòu)卻包容了所有故事內(nèi)涵的大型原生態(tài)歌舞作品,它來自云南卻又有很多現(xiàn)代人沒有感受過的東西。比如,參加演出的所有演員部是來自云南各地村寨的農(nóng)民舞者,他們沒有受過專業(yè)舞蹈的訓練,服飾均為云南少數(shù)民族生活中的著裝原型。
在《云南的響聲》中,演員們用十幾袋小麥往簸箕里播撒形成了下雨的聲音。在此次《云南映象》中,為了追求舞臺上逼真的豐收效果,楊麗萍又特別帶來了15袋真實的香米,將在演出時撒落在舞臺上,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神奇效果。
更令人震撼的是,演出將在60面大鼓的敲擊聲中拉開序幕,在60只“孔雀”齊舞的“雀之靈”中結(jié)尾。全劇囊括了天地自然、人文情懷,以及對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過程的禮贊和生命永恒的期盼,這些眾多民族原始、粗獷、充滿絢麗色彩的生活將把一個的多彩的“云南”生動地展示在舞臺上。 |
足足演了2500多場,最多時楊麗萍一年要參與100多場的演出,正所謂“7年之癢”,縱然是舞蹈家,難道不會覺得厭煩嗎?厲害哦
我喜歡她!沒有理由!
舞蹈精靈
能把舞蹈當做吃飯來看,永不厭煩,這是我做不到并且佩服的。
試想,又有幾個人能對一件事永不厭煩呢?
她是為舞蹈而生的精靈
我心中的舞神
她太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