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至2月1日,大型舞劇《千手觀音》將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世界首演。總導演張繼鋼表示,因為已經(jīng)有了舞蹈《千手觀音》,所以再做舞劇版自然會有壓力。但可以說明的是,舞劇版絕對不是舞蹈版的重復,尤其是結尾處的超大型群舞“千手千眼”,再一次創(chuàng)造出與舞蹈“千手觀音”全然不同的另一種視覺奇觀。
張繼剛“絕處逢生” 400位演員演繹超大型舞劇 舞劇《千手觀音》歷時七年,在廣為流傳的千手觀音故事的基礎上重新創(chuàng)造,講述了樂善好施的三公主歷經(jīng)磨難、超凡脫俗化為千手觀音的升華歷程,作品中不斷向人們展示善與惡、美與丑、義與利、情與愛、生與死,呈現(xiàn)了人心向善、追求美好、萬物和諧的生命景象。
發(fā)布會現(xiàn)場張繼剛笑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可謂是“絕處逢生”,因為在創(chuàng)作舞劇《千手觀音》中他多次想要放棄,他說我“既不想重復別人的,也不愿意重復自己的,而超越自己創(chuàng)新是一個藝術家最難的”,不過最終在眾人的信任下與自己的一次次失敗后他還是完成了這部超大型舞劇。他還介紹說:“現(xiàn)在大家將要看到的這部舞劇不是分成三場、四場、四幕,它是由十二段舞蹈構成的舞劇。這十二段舞蹈就像十二首頌歌,也像十二幅畫卷,由近 400位舞蹈演員共同演繹。這種沒有按照常見的幕、場結構,而是以十二首頌歌為段落的構成也是這部舞劇的全新創(chuàng)造。”
《千手觀音》:演出還未開始 行程已經(jīng)定半 現(xiàn)場,張繼剛等主創(chuàng)辦人員還為《千手觀音》“手拈蓮花”圖案的主題標識揭幕以示祝賀。緊接著,太原舞蹈團的演員們也讓在場的觀眾提前感受了舞劇《千手觀音》的魅力。群舞“太陽升起來”用女性柔美的手的變換和舞蹈演員的精彩演出表達了“太陽升起不在西邊,不在東邊,而在人們的心田”的主題;雙人舞“天地之愛”以夢境中的舞蹈表現(xiàn)了一段超越世俗情愛,靈魂感召的力量讓三公主引領著童子的精神不斷升華,兩個生命綻開成一朵高潔的蓮花。
舞蹈結束后,“三公主”與“童子”的扮演者還在現(xiàn)場為大家表演了舞蹈中的高難動作,張繼剛介紹說,“這些動作的難度非常高,大多數(shù)的舞蹈舞劇都很難做到。“
據(jù)了解,舞劇《千手觀音》的編創(chuàng)還催生太原舞蹈團掛牌成立,張繼剛表示此次在首都十場的演出結束后,將回到太原為家鄉(xiāng)人民演出,而此后在臺北的演出已經(jīng)基本定下來了,海外等的演出也都在洽談中。 因舞蹈《千手觀音》有壓力
張繼鋼說:“創(chuàng)作舞劇《千手觀音》真難!從不曾有過這樣的壓力,這個壓力不是來源于外界,而是來源于我自己,因為,已經(jīng)有了舞蹈《千手觀音》……”2005年夏天,她就接下了這部舞劇創(chuàng)作重托,整個創(chuàng)作籌備過程漫長有序。2006年,劇本脫稿;2009年,音樂完成;2010年,舞美、服裝設計落定;舞蹈編排的醞釀創(chuàng)造、打磨修改更是貫穿始終。除了聯(lián)手作曲家董樂弦、舞美和燈光設計師王瑞國、服裝設計師宋立。舞劇《千手觀音》還特別邀請了美國著名作曲家VIadimir Lande擔任指揮,德國著名音樂人Dirk Fischer 擔任錄音,俄羅斯圣彼得堡愛樂交響樂團演奏、合唱團演唱,制作了國際水準的舞劇音樂。主要演員則是來自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和全國、全軍舞蹈比賽中獲獎演員。張小川、楊笑婷、張傲月、鐘石、朱晗等高質量地完成了舞劇中三公主、童子和紅蜻蜓等藝術形象的塑造。
群舞“千手千眼”有新意 舞劇《千手觀音》是在廣為流傳的千手觀音故事的基礎上重新創(chuàng)造的,演繹了一段極具寓言色彩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代國發(fā)生了一場瘟疫,國王惠遠也未能幸免。三公主樂善好施,請命尋蓮,以救父王。在紅蜻蜓的引導下,三公主走過千山萬水,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找到與自己經(jīng)脈相連、氣血相通的神奇“蓮花”。面對苦海中受難的蕓蕓眾生,她毅然獻出了“蓮花”……。作為舞劇的本體,《千手觀音》的舞蹈自然是重中之重。雙人舞“天地之愛”、群舞“慧心妙悟”都是出彩段落。值得一提的是,結尾處的超大型群舞“千手千眼”,再一次創(chuàng)造出與舞蹈“千手觀音”全然不同的另一種視覺奇觀。這段舞蹈打破了司空見慣的模仿之風和常規(guī)的編舞理念,將舞蹈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平面上,以立體式、多層次、交響化的編排,更凸顯了“出其類拔其萃”的藝術品格,使千手觀音如光芒四射的初日絢爛之極、壯美之極!
舞劇陳述方式獨辟蹊徑 張繼鋼表示這部舞劇將會用一種新的方式闡述,由十二首頌歌作為基本結構,每一首頌歌講述一個獨立的故事,主題單純、內容集中,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非常自由,就像一幅一幅形象生動的繪畫作品,全劇一氣呵成,沿著一條故事主線脈絡不斷發(fā)展變化直至推向高潮。沒有按照常見的幕、場結構,而是以十二首頌歌為段落的構成是這部舞劇的全新創(chuàng)造。舞劇《千手觀音》借鑒超現(xiàn)實主義和象征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凸顯了寓言般、傳奇性、夢幻感的藝術風格。主題曲“太陽升起”的歌聲猶如天籟之音飄渺動人;舞臺美術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的樸素哲學思想作為設計理念;服裝設計古樸自然、脫俗典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