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8點,廣州還飄落著小雨,在位于白云大道邊的廣州體育館里,卻有萬余名觀眾熱情期待。雖然廣州近日連續遭遇暴雨襲擊,但這一夜人們依然風雨無阻地匯聚于此,因為第九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將在這里絢麗綻放。 “九藝節”開幕式的舞臺搭建在體育館的中心區域,由一片紅褐色的砂巖作為輪廓,上面帶有“中國盛典”的印章。當音樂緩緩響起,黑色的舞臺幕布上亮起了無數微小光源,像深邃夜空中的點點繁星,不停閃爍。隨著音樂變得氣勢恢弘、燈光逐漸火熱激烈時,原本覆蓋在舞臺上的LED屏緩緩開啟,形成了變幻豐富的舞臺背景,這個可以開合的巨大屏幕博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然而就在一瞬間,更加精彩的一幕出現了:隨著LED屏的打開,“驚艷”的雙層水晶舞臺展示在觀眾面前。與傳統的舞臺設計不同,這個舞臺整體設計通透晶瑩,采用鋼材支架,四面和上蓋鋪有16厘米厚的鋼化玻璃。更為奇妙的是,這層玻璃將舞臺區隔成上下兩個空闊的表演場地,形成了雙層舞臺。據總導演邢時苗介紹,這是國內首次在大型晚會上如此大規模地采用玻璃制作舞臺,多方面拓展了舞臺空間和表演內涵。 開幕式首個出場節目是譚晶演唱的《中國之約》,這也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歌曲。在絢麗的舞臺上,有歌者高昂嘹亮的歌聲、有舞者激情四溢的舞蹈;在玻璃舞臺的下方“臺艙”里,還有頗具廣東特色的舞獅隊伍。節目立刻把全場的氣氛調動了起來。 開幕式主體分為3個部分:《嶺南聽濤》、《藝海拾貝》、《直掛云帆》。舞臺打破了慣常的主持人串聯晚會形式,代之由唐國強、溫玉娟、侯勇3位藝術家在3個篇章開啟之前做主題演講,分別表達了五千年歷史文明、新時期藝術的繁榮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愿景。 開幕式晚會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在歌曲《大河文明》中,舞者身著漢服,邁著漢朝禮拜動作的舞步,演繹出一番古老韻味。同時在下方“臺艙”里,有40位演員翻看一米多高的史書,內容均是中國古典戲劇名著的作者名字和作品名,如關漢卿、馬致遠、《桃花扇》、《琵琶行》等。而在地方戲曲薈萃《巾幗英雄》中,則匯集了河北梆子、河南豫劇、廣東粵劇等不同劇種里的女英雄,對于這些耳熟能詳的劇目,不少現場觀眾隨著節拍也哼唱起來;雜技《向往》則把觀眾帶到了一個奇幻的太空世界,雜技演員柔美和富有力量的表演配上LED屏中的太空影像,讓人恍然置身于太空。在節目最后,LED屏竟然打開了一扇門,并從中伸出一個臺階,身著太空服的舞蹈演員緩慢步入這“太空世界”,隨后屏幕合攏,又完好如初。《話劇經典》則借用了強烈震撼的舞臺元素。節目選取了《雷雨》、《駱駝祥子》、《蔡文姬》三部話劇的精彩段落。起始,舞臺上方突然垂下萬條白絲絳,并由身著金色緊身衣的演員牽扯,這些“道具”隨著演員們的跑動在空中快速移動、變幻,形成了有規律的線條。當雪姨陷入極度矛盾和痛苦時,絲帶通過旋轉把她包圍其中,形成了束縛人的牢籠。而當蔡文姬覲見曹操時,絲帶又通過有序排列,使現場成為頗有氣勢的殿堂。在民族器樂演奏《蒹葭》中,古琴、高胡、箜篌奏出空靈的音律,讓現場立刻進入一片靜寂。可不要小看這些樂器,古琴演奏大師李祥庭所用的古琴有1254年的歷史,這把價值連城的古琴由一位香港人士收藏,在演出當晚由專車運送到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