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 13―15日,中國首屆體育舞蹈產業管理高級碩士課程 EMBA研修班在上海同濟大學開學。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秘書長尹國臣表示:這個課程的出現像黎明前的一縷陽光,給尋求專業理論學習的體育舞蹈從業者提供了光明和希望。在三天的課程中,被譽為“黃埔一期”的學員們聆聽了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主席 Carlos Freitag、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秘書長尹國臣、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體育運動理事 Marco Sietas、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葉明海教授的四場專題講座,內容涉及國際體育舞蹈機構與管理、中國體育舞蹈競賽市場運作與管理、體育產業營銷管理等內容。
Carlos主要介紹了舞蹈運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一些有世界影響力的舞蹈組織團體。從 1920年開始,歐洲大陸開始把舞蹈作為一項公認的比賽,并在公平、公開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比賽規則和標準,隨著舞蹈在全世界范圍的推廣,這些規則和標準逐漸被全世界介紹并延用下來,例如“順位打分制”就是其中之一。同時,舞蹈也逐漸成為一項世界范圍內的運動,舞蹈運動(DanceSport)這個概念也得到了深化,舞蹈的體育特性逐漸成為關注的重點。以此為契機,IDSF組織迅速發展壯大,并在 20年間,讓舞蹈運動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過去 100年中,舞蹈已經從一項宴會活動發展成為了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體育運動。”CarlosFreitag強調:“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IDSF立志于重塑一個世界舞蹈運動機構,并凝聚多方勢力建立一個在舞蹈家中更有凝聚力的新機構,促進舞蹈家的交流、消除各種壁壘,讓舞蹈運動更加世界化、無年齡化,并實現知識的共享,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大舞蹈的影響力。”同時,他從整個國際間的奧委會對體育舞蹈項目的開放性以及支持權限等管理機制以及未來大賽的賽制以及評分改革等進行了現場闡述。
與 Carlos從世界范圍入手的宏觀思維不同,尹國臣的講課更貼近學員的需求,他結合中國體育舞蹈的各類具體事件,剖析了“中國體育舞蹈競賽市場運作與管理”。針對 2000年以后,十年內體育舞蹈項目的快速發展,他宏觀的概括為“四步曲”:組織調整期、步入國際期、競賽改革期、品牌創立期,并細致全面的解析了當今體育舞蹈競賽市場的格局和 CDSF對競賽活動的定位。同時,他又從體育舞蹈競技市場的利益歸屬談起,闡述了一個市場化思維很強的觀點:整個體育舞蹈運動是一條產業鏈,每一個選手、教練、團隊、俱樂部、培訓學校、產品商都身處其中,協力合作才能促進產業長足發展,獲得多贏。
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體育運動理事 MarcoSietas講課的內容是“國際體育舞蹈機構與管理”,但更偏重于技術方面的內容。他詳細介紹了 IDSF制定的舞蹈競賽規則和世界各地舞蹈家的水平,并結合現行的競賽規則分析舞蹈應該怎樣進行評判,他說:“作為一項全身運動,舞蹈是很難進行單獨部位評判的。某些部位或者某項技巧的質量可以由其他高質量技巧彌補。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在宴會中表演,并向其他舞蹈家學習,在實踐中進行,而現在有更多的高強度訓練和學習進程,更依賴于資源。”作為 IDSF的管理者,Marco毫不介意進行自我批評,他表示現行的比賽系統、比賽方式以及最新評判標準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IDSF正在為此努力,我們可以做到更好!”
了解世界體育舞蹈的格局、中國體育舞蹈的發展現狀和 IDSF等國際體育舞蹈機構的管理模式后,學員們對葉明海教授的“體育產業營銷管理”課程興趣更濃,因為課程內容直接面對市場和經濟效益。葉教授建議學員們從多角度、多層面思考營銷的理念和價值:“體育市場營銷就是從顧客的需求出發,創新性地采用體育娛樂、體育美學、體育專注或情感交流等方式。”并分析了體育舞蹈營銷可能的合作市場,“我們可以通過體育服務、體育廣告、體育品牌、體育體驗業務等途徑實現價值交換,創造經濟效益。”
盡管都是有著經歷豐富經歷的舞者、教師和專家,但四天的學習讓他們感覺獲益良多。學員沈毅說:“以前做選手時,學習的內容大都是舞蹈技術和技巧,做了老師后關注的角度變成了編舞、教學和創作,現在做了裁判,開始經營學校,這些貼合實際的舞蹈理論知識能讓我更進一步。”據悉,2011年全國體育舞蹈裁判教師培訓班期間,體育舞蹈產業管理高級碩士課程 EMBA研修班將第二次集中授課。 以前做選手時,學習的內容大都是舞蹈技術和技巧,做了老師后關注的角度變成了編舞、教學和創作,現在做了裁判,開始經營學校,這些貼合實際的舞蹈理論知識能讓我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