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2011年5月
演出地點: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
喀全國共有300個民間舞團,國家舞團代表最高水平。該舞團成立于喀獨立之初,曾一度沉寂。近年來,隨著中喀文化交流日益活躍,應喀文化部請求,我文化部于2005年11月至2009年1月選派兩名現代舞編導來喀工作三年多,幫助喀重建國家舞團,該舞團獲得新生后,在喀舉辦多場專場演出,并多次代表喀出訪周邊和法國、日本等國,被贊譽為喀文化復興的標桿。
喀麥隆目前傳統文化仍占主導地位,包括傳統音樂、舞蹈、雕塑等。音樂、舞蹈與其他非洲國家大同小異,達姆達姆鼓(TamTam)是主要樂器。舞蹈或表現節日的歡快,或表現豐收的喜悅,或表現人與大自然作斗爭的情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喀人民能歌善舞,凡有大型活動,必有歌舞演出助興,粗獷的舞姿、歡快的節奏,極富激情,易使觀眾產生共鳴。
2007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喀期間,喀國家舞團參加了中喀群眾聯歡會演出。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該舞團應我文化部邀請多次訪華演出,參加了“相約北京”開閉幕式晚會和世博會喀國家館日等活動,博得中國觀眾一致好評。2007年7月,喀國家舞團在首都法國文化中心舉行四場公演,包括喀文化部在內各部委、社會各界、外交使團和外國游客1000多人次觀看演出。
在為期四天的演出中,舞團獻上《薩納加河響叮當》《流動的煙云》《笑忘錄》三部風格各異的作品,充分運用喀傳統舞蹈元素和現代舞元素,展示了喀多民族本土文化特色和當代城市人群生活狀態等主題,特別是舞蹈中西合璧、古今合奏,令觀眾耳目一新。在中國舞蹈教師幫助下,喀國家舞團的面貌煥然一新,相信舞團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