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舞蹈教師失去了雙腿 她戴著假肢練舞,曾登上央視舞臺 廖智是一個秀氣的美女。汶川地震改變了她的人生。 地震時,她在四川德陽漢旺鎮的家里。她和10個月大的女兒及婆婆一起被埋。廢墟中,她不停地唱歌鼓勵婆孫倆,但婆孫倆還是走了。26小時后,她獲救。被送到三軍醫大大坪醫院接受治療。 當年,廖智23歲。她的職業原是舞蹈教師,視跳舞為生命的一部分。她雖獲救,但膝蓋以下部分截肢。沒有腿,對她打擊太大。 2008年端午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看望災區傷員時勉勵她“沒有雙腿也可以跳舞”。她備受鼓舞,在大坪醫院康復治療期間,她就戴著假肢練舞,并開始編排她主演的《鼓舞》節目。 經過不斷升級,《鼓舞》逐漸成了廖智的王牌節目。與廖智從小一起長大、現在安家在重慶渝中區的李爽稱,廖智曾應邀到中央電視臺《非常6+1》、《我要上春晚》等知名欄目跳舞,“她的舞蹈很好看。” 2009年1月3日晚,2009年"鼓舞’新年義演”在德陽藝術宮激情上演。這是廖智參與發起的一場大型義演。她想通過義演為家鄉災民籌款捐衣,過好冬天。 當壓軸戲《鼓舞》上演時,廖智穿著紅舞衣,跪在紅紅的大鼓上賣力地舞動。全場響起了持續兩分鐘的掌聲。她流著淚告訴觀眾:“在恢復重建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鼓舞、需要力量。” 她成立了殘疾人藝術團 每月開支數萬元,但他們仍堅持只做義演 廖智從大坪醫院出院后回到四川老家,還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成立殘疾人藝術團。 廖智稱,2009年3月,她回成都市殘聯住了兩月。2009年7月,她倉促上馬,成立了“綿竹漢旺鼓舞殘疾人藝術團”,她任團長。 廖智稱,最初辦團是拿著家里的錢去辦的,地震前后父母都在德陽開婚紗影樓。最初,全團30多人,最少時也有26個人,年齡都在20歲左右。全部團員都是殘疾人,聾啞人最多。除其中5人工資在1000元以上,其他人基本工資都是800元/月。 廖智不僅要負責大家的吃住行,每月還要負擔五六萬元以上開支。由于他們只做義演,沒其他收入。4個月后,廖智的積蓄花光了,團隊也拖垮了。大多團員轉到了廣州、上海等地的一些藝術團。剩下4名肢殘人沒去處,她把他們留了下來。團隊前后參加過近20場演出。 她曾兩次應邀赴加拿大 為玉樹地震義演募捐,籌集善款數十萬元 廖智稱,地震后,她曾兩次前往加拿大,分別是演講和演出。 第一次是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中國駐溫哥華使領館向她發出邀請函,邀請她去演講,讓當地國民分享她如何與地震抗爭、如何自立自強的經歷。因為參加那次演講的費用都是加拿大文化更新基金會買單,所以她和該基金會保持了聯系。 廖智稱,2009年底,她的殘疾人藝術團走得有些艱難,她就給該基金會發郵件。對方很快就發出邀請。她花了2萬元請專業老師,教團員表演變臉、功夫茶藝等中國傳統絕活。 2010年4月14日,正當廖智的藝術團功夫學得差不多的時候,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全球華人情系玉樹,捐款捐物。加拿大文化更新基金會便發出邀請,讓他們去為玉樹地震義演募捐。 2010年4月26日,廖智帶隊途經珠海、香港,最終到達加拿大溫哥華。然后在加拿大的4個城市各演出一場。 廖智稱,每場有一個半小時演出,歌舞、朗誦、變臉、功夫茶、情景劇等共11個節目,中間還穿插一些短片。每場演出都很成功,幾分鐘的掌聲,竟讓他們不知該謝幕離場還是留在舞臺上。后來,聽說他們的義演為玉樹募捐到數十萬元人民幣的善款。 加拿大的義演,沒有收入。但主辦方給他們每人5000元人民幣生活補助。其中兩名高位截肢的團員還免費做了假肢。所以他們都非常高興。 她的藝術團本月就要解散 一度借錢維持藝術團運作,她說自己隨時都想著感恩 廖智說,她一度東拼西湊借了2.4萬元,維持殘疾人藝術團的運作。 “借錢是我最艱難的時候,獨自哭過好多次。”廖智稱,不過她覺得再艱難也比不上生命絕望時的痛苦。她覺得自己既然能從廢墟中活著出來,就應該堅強地走沒有走完的路。 廖智稱,她曾獨自參加過幾場商演,掙了兩三萬元后就沒去了。因為她對團隊的定位是“不搞商演”,她沒考慮過要賺錢,只要能維持下去就行。 如今,團員走得只剩下最后一個。她征求了最后這名團員的意見,打算本月發完工資后,就徹底解散團隊。廖智說,她一心想的就是獻愛心、當義工。她覺得自己和更多災民在受災時,那么多素不相識的人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她隨時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 她已報考 國家心理咨詢師 廖智的朋友李爽說,廖是今年2月到重慶的。 昨上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大坪醫院后門的都市春天小區,廖智就住在該小區。廖智父親廖海智稱,房子是租的,月租1100元。女兒決定到重慶定居,他們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就把德陽的婚紗影樓轉讓,一起到了重慶。他們對女兒生存并不愁,因她在化妝、主持、影像制作等方面都不錯。 為何選擇定居重慶?廖智說,她在重慶治療期間,認識了很多重慶朋友,覺得重慶人很耿直,值得深交,而且對重慶也有了感情,覺得親切。 談及打算,廖智稱她想安安靜靜和家人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廖智說,她在漢旺小學當義工時,曾通過節目形式疏導一群小學生。她現在報考了國家心理咨詢師,想在人文生命教育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