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國標舞的過程中,經常看到有的人向老師學習線路,什么A線、B線等比賽或是練習套路,有人把編舞看作是很神秘,好像只有受過專業舞蹈編導訓練的人才能進行舞蹈創作,才會編舞。當然,如果有機會、有條件去學習或接受專業訓練,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可惜,并不是每一個喜愛舞蹈的人都能有這個條件和機會,那是不是就與舞蹈創作和編舞無緣了呢?回答是否定的。首先,我們要打破編舞的神秘感。因為任何人一生下來就具有用人體動作表達情感、思想的本能,而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以及接受的學習和訓練,用動作來傳情達意的本領就會大大地加強。人們無時無刻在用自己的人體動作來滿足各種需要,來宣泄和表達各種情緒、情感、思想和意念。只不過,這一切在我們的生活中太司空見慣、太習以為常,而不被我們在意而已。當然,日常生活動作,與舞蹈動作還有很大的區別,還需要有一個藝術加工、提煉的過程,這需要我們經過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不過,這只要我們努力,也不是什么太困難的事情。 進行舞蹈創作,需要具備諸多的條件和進行一系列的工作,如學習的積累,舞蹈題材的選擇,內容的確定,主題的提煉,結構的安排,然后才進入編舞和排練的階段。由于編舞是這一系列環節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先來談這個問題。 怎樣培養和加強編舞的能力?這除了要具有一般的舞蹈和知識外,最重要的就是舞蹈語匯的積累,就像學習語言一樣,就要先掌握語言單詞,在一定的語言規則(語法)規范下組成句子,然后有句子組成一篇文章,這樣一個完整的語言文字作品就完成啦。也就是說,你掌握舞蹈單詞──舞蹈動作越多,你就有可能創作和把握豐富的舞蹈語言的基礎。那么,如何才能掌握豐富的舞蹈動作呢?我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種掌握和豐富舞蹈動作的途徑和方法: 一、學習和繼承極為豐富的國標舞文化。 在目前全國藝術遍地開花的同時,也沒有放過國標舞的學習市場,為了迎合目前社會健身、娛樂等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眾需求,各有關組織和社團競相創造獨霸舞林的名師或是日進千里的神功大法,也有一些好為人師者,自身淺薄,惶惶呼老師的人到處都是!
二、學習、借鑒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優秀舞蹈傳統和技術。 芭蕾舞和現代舞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專屬于某一個國家,而成了國際性的舞蹈藝術。它們的豐富、多樣的舞蹈語匯對于我們進行舞蹈創作是有莫大的幫助的。 如芭蕾舞的重要要素——開:是指髖關節向人體兩側外開,髖關節的打開,舒展了人體的線條,增加了人體下肢的表現能力,芭蕾中的“開”有一定的難度,必須要從髖關節到膝關節、腕關節、腳趾尖全部打開,切忌容易打開的部位使勁打開,不容易打開的部位不打開,這樣容易造成上下扭曲,使肌肉或韌帶拉傷。“開”髖關節的開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肩關節的外開不僅有利于后背的直挺及收緊,而且能增添演員的一種高亢的精神及挺拔的氣質. 繃:也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基訓課中,繃腳是教師經常提醒學員的話題之一。可以這么講,動力腿只要一動,尤其是離地,必須繃腳。繃腳也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繃腳毫無疑問延長了腿的長度,強化了腿的流線型的優美。二是繃腳訓練能使踝關節得到強有力的鍛煉,增強了踝關節以下到趾關節的靈敏性。一般初學者在繃腳練習中,經常會出現繃腳背不繃腳趾或只繃腳趾不繃腳背的現象,這都不符合規范要求,繃腳必須從踝關節開始把力量一直貫入到腳趾,讓腳趾去找腳心,實際上腳背腳趾繃得越緊,腿部膝蓋也會越收緊。一個演員必須耐得成千上萬次的枯燥而又單調的繃腳練習,在繃腳中尋找芭蕾基訓的真諦。 直:在基訓中是一個整體概念,要求身體挺拔直立,不能塌腰凸臀,不能挺胸疊肚,也包括腿在需要直的時候,必須收緊膝蓋。基訓中要求人體的直有兩個目的,一是從精神氣質角度,使人有一種精神倍增的賞心悅目的瀟灑和帥氣,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二是從技能技術訓練的角度,在任何情況下,上身因舞姿造型的需要而出現前傾后仰左倒右出時,人體的重心必須嚴格保持垂直,重心的垂直是人體在直立狀態下的必需,唯有這樣才能使舞蹈從容不迫,一氣呵成。人在舞蹈中身體的形態是千變萬化的,只有重心在動作中不斷地進行調整,由此,可以這樣認識,基訓中的直立訓練是一種技能訓練。 立:似乎同“直”差不多,的確如此,但僅僅這么理解是膚淺的。“立”有自己的含義。一是在人體的整體概念上,“立”會給人帶來一種升提的感覺,這是一種輕盈、敏捷和精神氣質的美,這一點與“直”有相類似處。二是指腰部的立,這一點才是“立”的真髓,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腰部是軀體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部位。 而各國的民族民間舞蹈,也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學習空間。因此,我們應當把握住一切可能得到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條件,不斷地豐富和充實自己。不過,學習和借鑒外國的舞蹈文化,一定要經過吸收和融化的過程,而不要生搬硬套。在編舞中切忌中外舞蹈動作生硬地組合在一起,正如一個人講話,若在中國話當中,不時出現一些英語單詞、俄語單詞或法語、日語,那就會顯得極不協調一樣。所以,若運用外來的一些舞蹈動作,也必須做些民展和變化,使其融合在舞蹈動作的風格和韻律之中。 三、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 在舞蹈創作中,主要是根據所反映的生活和所表現的人物的情感、思想的需要去創作新的舞蹈動作。不過,這新的創造,并不是脫離過去傳統的白手起家和憑空創造,而是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所進行的革、發展和創造。因此,進行新的舞蹈動作的創造是我們舞蹈創作的基本功,也是豐富舞蹈表現手段的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在編舞中,除了有舞蹈動作的積累外,還必須具有舞蹈構圖的能力。因為舞蹈構圖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舞蹈編導舞蹈構圖的能力直接影響著舞蹈作品水平的高低和藝術表現力的大小,因此豐富和加強舞蹈的構圖能力是每一個舞蹈編導提高創作水平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下面我們對如何豐富和加強舞蹈構圖的能力,提供幾點方法: 一是向生活學習、向美麗的大自然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各種物體的存在都呈現也一定的構圖和造型方式,有美的構圖,也不不美的構圖,我們可以從觀察和比較中受到一些啟發。如各個風景區,山水、樹木、花草、建筑等也都有一定的比例和結構;假如我們拿一架照相機去拍照片,選什么鏡頭,取舍哪些景物,都要根據一定的構圖原則,這也就可以鍛煉我們的構圖能力。因此,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刻刻向自己周圍的事物吸取藝術的滋養。 二是向各種造型藝術學習:各種造型藝術的構圖原理基本上都是共通的,所以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書法等的構圖、布局的原則、方法,都對我們有極大的學習、參考價值。 三是向世界和我國著名的經典、優秀的舞蹈、舞劇作品學習。在舞蹈構圖上,如有所創新,有所發展,一般也不能離開對前人創作經驗的繼承和借鑒,所以,對經典和優秀的舞蹈、舞劇的構圖學習,對豐富和加強舞蹈構圖的能力會有更直接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