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紅舞鞋——陳愛蓮》日前在京舉行了首發式。該書記錄了被世人譽為“東方舞蹈女神”的陳愛蓮從藝經歷,陳愛蓮從藝60周年紀念活動也因此書開始拉開帷幕。 《共和國的紅舞鞋——陳愛蓮傳》由著名傳記文學作家陳廷一先生采寫并創作,從多角度、多層面、立體式地展示了陳愛蓮先生從孤兒到一代舞蹈大家、舞蹈教育家和著名企業家的成長史和奮斗史。中國致公黨嚴以新副主席認為:“這部傳記不單單是為了塑造一位大師級舞蹈家的感人形象,也為不同領域的廣大讀者和中國青少年傳寫了一個‘從孤兒到東方舞蹈女神’的勵志楷模,希望此書能成為中國版的《鄧肯自傳》。” 陳愛蓮,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舞蹈藝術家。1939年出生于上海,年幼即父母雙亡,淪為孤兒。1954年考入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1959年各科均以全優成績畢業。同年主演了中國第一部芭蕾舞與中國舞蹈相結合的舞劇《魚美人》而一舉成名,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舞蹈家之一。畢業后留校從事舞蹈教學工作。她的舞蹈動作輕盈流暢,技巧性強,長于中國古典舞、民間舞等多種風格的舞蹈。從1957年起,先后主演了舞劇《白毛女》、《小刀會》、《文成公主》、《紅樓夢》、《牡丹亭》、《繁漪》、《霸王別姬》等,是中國主演舞劇最多的舞蹈家。 1962年,在芬蘭舉辦的第八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獨舞)、《蛇舞》(雙人舞)、《弓舞》(領舞)、《草笠舞》(領舞)連獲4枚金質獎。1980年復出后,舉辦首次個人舞蹈晚會,獲文化部一等獎。隨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舉行了個人舞蹈專場演出。曾隨團和率團出演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她運用中國古典舞、芭蕾舞、中國舞、中國民間舞、外國民間舞及現代舞的表現手法創造性地進行表演,形神兼備,受到了廣大觀眾和文藝界的高度評價。 1989年,年屆五十,她創辦我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藝術團——愛蓮藝術團,1995年又創辦了愛蓮舞蹈學校。10多年來,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財力投入了辦學,為國家培養400多名優秀的舞蹈人才。 陳愛蓮雖年過七旬,但每天練功不輟,成為我國能主演整臺舞劇、年齡最大的舞蹈演員。由于陳愛蓮對舞蹈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多次獲得各類藝術獎項,先后被文化部、北京市授予“三八紅旗手”、“突出貢獻獎”稱號。美國紐約市長向她親頒“德藝雙馨獎”,英國公爵為她頒發“極致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