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自幼酷愛舞蹈。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九年后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并以“孔雀舞”聞名。1992年,她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赴臺灣表演的舞蹈家。1994年,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2003年,楊麗萍任原生態歌舞《云南映象》總編導及主演。2009年,編導并主演《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響聲》,再獲成功。 ![]() 今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無疑是最驚艷的一位表演者。由她和搭檔王迪合作表演的舞蹈《雀之戀》清新脫俗,有觀眾甚至驚嘆,這一作品“美得令人窒息”。但是觀眾或許并不知道,這段美輪美奐的舞蹈,實際上是她正在創作的大型舞劇《孔雀》中的一個片斷。 昨天,結束了在云南大理陪母親度過的短暫假期,楊麗萍又回到昆明,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中去。忙碌之余,她抽空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快人快語的楊麗萍不矯揉造作,不假扮謙虛,暢快淋漓地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感悟。她坦言,《雀之戀》展現的藝術魅力,是她自己正在追求的一種“新東方美學”,對于這個嶄新的藝術方向,她覺得挺好。 春晚表演只達理想狀態60% 今年央視春晚上有兩個舞蹈節目最受關注,一個是楊麗萍的《雀之戀》,另一個是群舞《龍鳳呈祥》。其實,央視春晚導演組最初邀請楊麗萍參演時,是希望由她來跳《龍鳳呈祥》中的鳳凰,但楊麗萍卻拒絕了,她說自己不會跳鳳凰。經過溝通,導演組請她從正在創作的舞劇中挑出一支舞來,這便是后來的《雀之戀》。事后卻評價說,她對自己在春晚上的這個節目并不滿意。 自述:春晚這個節目我不滿意,只能算是理想狀態的60%。這個作品本來的長度是7分55秒,但導演哈文跟我說,只能給我4分鐘。我說不行;后來又說給4分半鐘,我還說不行;最后給了5分鐘。這已經是春晚舞蹈中時間最長的了,但是你看那個舞蹈的動作,還是很緊張。 從切換鏡頭,到服裝,再到音樂,都太匆忙了。這支舞蹈的音樂是三寶創作的,我在彩排前三天才拿到。之前排練的時候,我們一直是沒有音樂的,就是靠數著八拍編排的。服裝是在春晚彩排當天才拿到的,跳的時候,我對這個服裝一點兒感覺都沒有。這個裙子是用幾萬只染色的羽毛做成的,有10斤重,壓得我腰都快斷了。之所以用真的羽毛來做衣服,是因為春晚的電視鏡頭要有特寫,要求服裝和造型在高清鏡頭下不能露怯的。 化妝也是很急趕出來的。一開始我不滿意,一直不滿意。到彩排前4天,化妝師4天不睡覺,才做出來現在的樣子,然后一直在我們臉上試啊試……我的天啊! 追求一種“新東方美學” 楊麗萍此前最深入人心的作品,當屬早年的民族舞《雀之靈》。近年來,她一直在云南埋頭創作,推出了《云南映像》、《藏謎》、《云南的響聲》等原生態作品。她的新作《雀之戀》,既不同于《雀之靈》的傳統風格,又與原生態作品有著明顯差異。有朋友半開玩笑地說,這是“后現代孔雀”。 自述:的確,《雀之戀》既不是原生態的,也不是民族舞,它是創造性的。我們嘗試了一種新穎的美學,比較實驗性的。朋友們管這個叫“后現代”,我覺得是在追求一種新的方向,用葉錦添的話說,這是一種“新東方美學”。 新東方美學追求的是什么?舉個例子,我特別欣賞何訓田創作的音樂《阿姐鼓》,很民族又很國際,這種理念太有意義了,它能從靈魂上找到人類共同的東西。電影《臥虎藏龍》的音樂也是這樣的,我很欣賞這種審美,很東方又很時尚。原生態作品展現的是一個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孔雀》會追求這背后的精神上的東西。 西方有天鵝,東方有孔雀。孔雀真的是表現東方的一個很好的形象。現在有很多人在做孔雀題材,但我做的就是不一樣,我把它吃得很透。要做到這個,你得有天賦,得有情感,得有學問,還要做功課,很不容易的。你看春晚,我不就只做到了60%嗎? 藝術創作不能自以為是 在觀眾的心目中,楊麗萍是民族舞演員,但是在春晚舞臺上和她搭檔的王迪,卻是一位優秀的現代舞者。其實,楊麗萍正在創作的舞劇《孔雀》,其主演和編導全部是現代舞演員。在這種跨界合作中,楊麗萍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舞蹈藝術,也有了更為深入和獨到的看法。 自述:現代舞的舞蹈語匯當然與我從前的舞蹈不同;但是創作一定要從內容和情感出發,不是從我打算用什么技法出發。王迪的基本功特別好,腿可以撇到另一邊去,但《孔雀》里他不會這樣,因為不符合角色。技法必須為內容服務。 現代舞就是跳感覺的,現代舞就是追求身體解放、心靈自由;追求個性,不循痕跡。這和我追求的新東方美學是一致的。但有一點,我在創作中一直和他們討論,現代舞要表現觀念,很好,但也要有情感。有的現代舞,臺上跳得起勁,臺下觀眾要睡著了,不知道他在跳什么。 舞蹈也好,電影也好,還是要從人的角度,關注生命本身,不能光是關注自己。你得尊重大眾,當然不是迎合大眾。尊重和關注大眾這是很高的境界,也是我一直追求的。藝術創作,不能自以為是。 一套孔雀服造價高達7萬元 《雀之戀》成功的背后,與其華麗的服裝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據了解,楊麗萍身上的這身孔雀服,其造價不算設計費也要高達7萬元。如此高貴的服裝,在舞蹈界已是十分罕見的了。楊麗萍透露說,她于1986年表演《雀之靈》時所穿的服裝,價格僅有700元,此后她也曾穿過價格為1500元左右的演出服。盡管此次身著華服亮相央視春晚,但楊麗萍仍然要替同行叫苦:“舞蹈演員都很窮的。有明星走紅地毯的服裝就要20萬元,舞蹈演員有套1000多元的演出服就很不錯了。” 雌孔雀長尾巴只因自己喜歡 央視春晚落幕后,立即有觀眾給《雀之戀》挑錯,認為自然界中的雌孔雀是不長尾巴的,更不可能開屏。對此,楊麗萍的回應很坦蕩:“對!自然界里母孔雀的確是沒有長尾巴的,但是那怎么辦啊?我喜歡啊!我想跳啊!”她解釋說,舞臺藝術不可能那么寫實,在她和舞蹈家刀美蘭跳孔雀舞以前,云南村寨里孔雀舞都是由男人跳的,“現在因為我在跳,村寨里才有女孩子跳了。”至于雌孔雀開屏的效果,楊麗萍說那只是晚會視頻營造的效果而已,“我們跳舞的時候,他們還弄了一只蝴蝶一直在上面飛,沒辦法,哈哈!” 演出前三天拿到三寶音樂 楊麗萍告訴記者:“春晚原本給我們4分鐘的表演時間,但我覺得時間短無法完成表演,于是,我們獲得了寶貴的5分鐘,這樣,就可以將一段完整的舞蹈奉獻給觀眾。 ” 《雀之戀》不僅舞姿優美,而且創造性地加入模擬“鳥語”的口技,來演繹兩只美麗孔雀的愛情故事。在《雀之戀》中,王迪與楊麗萍不僅要完成舞蹈表演,還要進行口技表演。楊麗萍說,《雀之戀》開場中模擬孔雀叫聲的口技就是我和王迪表演的。 ” 楊麗萍還邀請著名音樂人三寶為《雀之戀》譜曲,楊麗萍說:“三寶很忙,我在演出前3天才拿到三寶創作的音樂,真的很緊張。 ”不過,令楊麗萍緊張的還不止這些。由于楊麗萍創意的孔雀長裙制作工藝復雜,沒有服裝師敢接受短時間內制作羽毛裙的任務。后來,楊麗萍找到云南一位青年時裝設計師,她同意試試看。這兩條美麗的羽毛長裙也是演出前幾天交給楊麗萍的。 孔雀羽衣太重不便于舞蹈 除了精湛的舞技,所有觀眾都對《雀之戀》中華美的羽毛舞裙贊嘆不已。楊麗萍告訴記者,那兩件羽毛裙并非由孔雀羽毛制成。綠孔雀常見,但藍孔雀稀少,因此難以尋找到真正的藍孔雀羽毛。于是服裝師收集了大量鵝毛、鴿子毛、鴕鳥毛,染成藍色。兩件羽毛裙由4人歷時兩個月手工縫制而成,工藝堪比國際時裝周上的高級訂制禮服。但藍孔雀羽衣雖美,卻重達三四公斤,不便于舞蹈。由于演出服在正式演出前不久才制作完成,因此,在整個排練過程中,楊麗萍與王迪一直身穿輕便的練功服排練舞蹈。穿上 宛如孔雀長尾的羽毛長裙登臺后,兩人頓覺身體沉重許多,好在舞蹈功底扎實,沉重的舞裙并未影響表演。 臺下壓力大上臺很投入 與楊麗萍聯袂演出《雀之戀》的王迪現為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舞蹈演員,此番是第五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王迪12歲開始學習舞蹈,曾在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舉辦的國際舞蹈大賽上獲獎。2003年,王迪曾領銜主演沈陽歌舞團創作的舞劇《天祭》。他說,《雀之戀》大約排練了3個月,修改了幾十次。 “楊麗萍老師是一位追求完美的舞蹈家,她對舞蹈品質的要求很高,做事很專注,每個細節都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最終把一個舞蹈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王迪坦言,演出之前壓力比較大,但真正站在舞臺上,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中,就感受不到壓力了。 談到與楊麗萍合作《雀之戀》的起因,王迪告訴記者,《雀之戀》其實是楊麗萍自編自演的新舞劇《孔雀》中的一個片段。而舞劇《孔雀》正是由楊麗萍、王迪領銜主演。 楊麗萍籌備舞劇《孔雀》之初,為找不到合適的男主角而發愁,后來《孔雀》的副導演向楊麗萍推薦了王迪。看過王迪舞蹈表演的錄像帶后,楊麗萍認為王迪是《孔雀》男主角的合適人選。于是,王迪順利加盟《孔雀》。央視龍年春晚劇組向楊麗萍發出邀請后,楊麗萍就將《孔雀》中她與王迪一段雙人舞演繹成《雀之戀》送審,結果獲得春晚導演組的認可和好評。楊麗萍這樣評價王迪:“他是一位有實力、有潛質、有悟性的舞蹈演員,他在《雀之戀》中的表演很出色,大家還將看到他在舞劇《孔雀》中的精彩表演。今年8月,《孔雀》將在全國巡演。 ” 在《雀之戀》之前,王迪曾四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由于是在群舞中出現,因此他從未獲得像《雀之戀》這樣高的關注度。不過,王迪對此十分坦然。他表示,無論是否因為《雀之戀》而走紅,他都會踏踏實實地繼續做一位勤奮的舞蹈演員。王迪說,2月底結束在加拿大的演出后,他將回到《孔雀》劇組排練演出。 他透露,今年他將與我省的藝術院團繼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