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至15日,由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歷時3年創排完成的大型民族舞劇《英雄格薩爾》,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
舞劇《英雄格薩爾》分為《神子降生》、《賽馬稱王》、《山河之殤》、《嶺國大戰》和《雪山英雄》5個部分,精選原著中最為典型的故事和情節,突出表現懲惡揚善、弘揚真善美、藏漢和睦的主題。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也是唯一一部活態史詩,集藏族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歌和諺語于一體,是藏文化的標志性作品,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劇《英雄格薩爾》于2008年開始籌劃,先后多次在成都、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于2011年2月全面開排,并于同年12月在成都演出3場,反響強烈。 參與舞劇創排的演職人員共180余人,其中主創團隊邀請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副總導演陳維亞,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副主席馮雙白,總政歌劇團藝術指導張千一等名家傾力支持,同時邀請藏學家、中國社科院《格薩爾》研究中心主任降邊嘉措,青海省文聯副主席、青海《格薩爾》研究室主任角巴東主,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小說《格薩爾王》作者阿來等專家學者作為堅強后盾,由戰旗文工團團長李西寧擔綱總導演,戰旗文工團副團長范和平、蘇冬梅擔綱執行導演,作曲家梁仲祺擔綱音樂總監及作曲,周丹林擔綱舞美設計,中國音樂金鐘獎通俗唱法金獎得主、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阿魯阿卓演唱主題歌。 結合藏族文化特性,戰旗文工團原創了馬頭鼓舞、牛角琴舞、馬鞭舞等一系列從未出現過的藏族舞蹈形式,并提升了雙人舞的難度技巧,使作為舞劇本體的舞蹈語匯更加精湛、獨特。另外,舞劇《英雄格薩爾》融合了舞蹈、戲劇、雜技、說唱等多門類藝術形式,在以舞蹈為表現主體的同時,調動各門類之所長,構建立體的敘述結構,使空中、地面形成多維的呈現層面,增強了表現力度,拓展了表現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