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手拎的“菜籃”,不經意間名氣堪比她的心血之作舞蹈《孔雀》。3月16日,楊麗萍手拎“菜籃”來到蘇州,同時解析了“菜籃”與《孔雀》背后的故事。 當日,身穿綠色對襟衫、拖地大紅裙褲的楊麗萍來到蘇州古城的護城河畔,為蘇州演藝中心金海岸演藝大舞臺開幕剪彩。她的“菜籃”再次成為觀眾目光與媒體閃光燈的焦點。對此楊麗萍很淡然的說,去年以來一直用著,感覺很“舒服”、很“好用”。 十天前,楊麗萍手拎“菜籃”在昆明參加了一個活動后,這只竹編“菜籃”成為了橫跨“鄉土”與“時尚”兩大界別的標志物。 當著眾多媒體的鏡頭,楊麗萍在蘇州大方地把菜籃中琳瑯滿目的各類物品一一展示。她說,小時候去摘菜的時候就用這個筐子,背弟弟妹妹的時候則用另一種筐子。因為從小就習慣了,所以覺得特別方便。 她笑稱,自己并不是參加活動才拿出這個菜籃,平時也一直用。最近有人關注,它才凸顯出來。 作為一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顯然更愿意談她的舞蹈《孔雀》。她說,從去年8月開始排練的《孔雀》今年將首演,這是她幾十年的一個積累,想反映的是生命、自然、 美好等主題,關注的是人要經歷的“生老病死”,生命的恐懼、死亡、重生、輪回等元素都在里面,今年的春晚上只是表現了“愛”的部分。 年過50的楊麗萍仍活躍在舞臺,并且以驚人的身材與舞姿傾倒世人,但舞臺生涯顯然已不可能長久。對此楊麗萍坦言,作為一個舞者,舞臺生涯是有局限的,生命無常,肉體注定要衰老、消亡。舞臺生涯是生命的一個階段,她會繼續做編導、幕后的工作,做出大家喜聞樂見的作品來。 楊麗萍營造了一個“不老神話”,這離不開運動和健康飲食。她表示,經常吃清肺的苦瓜,《本草綱目》是她的“飲食指南”。 據了解,楊麗萍是云南大理白族人。1971年,13歲的她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1986年她創作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她的舞蹈風格,最大膽和成功之處在于她將舞蹈中原本動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轉化為靜態的,而且她的舞蹈風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實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