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上,城市當代、廣東現代和和雷動天下演出的《三勢紀》終于在香港葵青劇院上演了。說‘終于’兩個字,是因為這次演出前的彩排,出了不少狀況。雷動天下一行十多人,因為航空班機的問題,差點趕不及參與總彩排。幸虧在6月14日的凌晨4點半,全體團員平安抵達香港,連隨在下午快速走臺之后,跟廣東現代和城市當代的舞者們,在當天(6月14日)晚上8點,聯合進行了一次幾近完美的彩排演出。 15日晚上的演出,成績美滿,觀眾贊不絕口;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看見了三個舞團有各自的風格面貌,卻又有著同樣的嚴謹卓越水平。有些觀眾喜歡劉琦編創《回聲》中的純粹性、有些觀眾喜歡李捍忠和馬波編創的《初祭》中的戲劇性、有些觀眾喜歡梅卓燕編創的《客途》中的實驗性,無論他們的品味如何,都同樣能深切明白和感受到中國現代舞的多元發展面貌,正是最為可貴的地方。 《三勢紀》的演出,固然震撼,可是所有觀眾都不知道,其實最震撼的,是演出前三個舞團三十八位演員同臺上課的情形。當天上的是芭蕾課,我拿著照相機在芭蕾把干和留著汗的演員之間,拍了不少照片。把其中幾張照片登在博客上,讓沒有機會欣賞《三勢紀》或已經看了《三勢紀》的觀眾,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觀看這次演出。 |